“苏门四学士”的道家思想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u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和张耒,是北宋中期苏轼门下文人集团中的杰出代表。“苏门四学士”的思想以儒学为主,兼采佛道,是宋代文人士大夫思想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宋代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苏门四学士”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们对道家经典的阐释、对“道”的理解、人生观中的道家因素以及儒道调和的主张等方面。全文分六个部分论述“苏门四学士”的道家思想。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北宋时期的思想学术背景。“苏门四学士”都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这得益于宋代重视文教、发展科举的国策。北宋时期,社会的开放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僧道时常出现在士大夫的交友圈中,“苏门四学士”的思想呈现出包容性。第二部分论述了黄庭坚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黄庭坚的道家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道家天人关系的思考上,他认为万物的起源“自本自根”,生命最初的状态是静止的。在解释孟子的“大丈夫”时,黄庭坚援道入儒,丰富了孟子学说的内涵。最后,黄庭坚吸收老子的“涤除玄览”、庄子的“心斋”等方法完善自己的心性之学。第三部分论述了晁补之的道家思想。在简要介绍晁补之的儒释道思想之后,论文重点分析了晁补之“安时处顺”的道家人生观。最后讨论晁补之隐逸思想的成因以及隐逸思想在其山水田园诗中的反映。第四部分论述了秦观的道家思想。首先论述秦观思想中儒道互补倾向与其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其次分析宋代道德性命之学的兴起以及道家思想对秦观道德性命之学的影响。最后论述“心”的概念和道家思想对秦观心性之学的影响。第五部分论述了张耒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在对“道”的理解上,张耒认为“道”是“为名无实,其动无迹,周万物之用而无定名,循万物之变而无定形”的。其次,以《尽性说》为例阐释张耒的人性论思想,张耒对“性”的理解深受道家思想和《中庸》的影响。最后,论述张耒调和儒道的主张,他认为道家重视“道德性命”,儒家重视“仁”、“义”、“礼”,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丰富儒学的内涵。第六部分总结了“苏门四学士”道家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宋学的贡献。“苏门四学士”主张儒道互补,他们的道家思想庄学色彩浓重,道家思想对他们心性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苏门四学士”注重对义理的阐释,融通三教思想,符合宋代思想发展的趋势,丰富了宋代学术的内涵。
其他文献
编辑同志:近年来,在农场一部分职工家庭里,存在着家长忽视孩子家务劳动的现象,怕孩子干家务活会耽误升学。诚然,家长爱孩子,怕做家务误了学习,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我
期刊
本文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及其在萃取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远志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主要为三萜皂苷类、酮类、寡糖酯类等化合物。研究表明,远志在镇静催眠、抗惊厥、抗衰老、抗痴呆、脑保护、镇痰祛咳、抗抑郁、抗菌
时间序列分类(Time series classification,TSC)是数据挖掘中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该任务的本质是给指定的时间序列样本分配一个预定义的标签。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已
药物成瘾者的奖赏加工异常有可能是其药物成瘾的一个主要因素。药物成瘾者异常的奖赏加工表现为其对药物和药物相关线索的过度关注,对非药物奖赏(金钱奖赏,社会奖赏等)的低敏
目的:探讨和分析尿毒症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58尿毒症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
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征收管理的质效不断提升,税收执法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税收现代化目标进程日趋接近,各级税务部门对于税收风险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当代国际迁移受财富和权力等因素在全球范围内不平衡分布的影响,不仅延续着过去的迁移特征,又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跨境民族作为中越两国陆地边境地区当代主要的国际迁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的长足发展,人们对动物源性食品的需求不再停留于对量的追求,转而希望获取高品质、更安全的产品。近年来,迫于国内外严峻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我国持续存在畜牧业生产中抗菌药物滥用的情况,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造成了潜在危害,其中磺胺类抗菌药物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防治及促生产效果,成为易被滥用的兽药品种之一。兽药残留检测是动物源性食品进入千家万户前的最后一道防线,动物源性食
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突出问题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对各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冲击,也对家庭和个人产生着巨大影响。向老年型社会过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