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结构边坡开挖支护过程受力变形特征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aidia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二元边坡开挖支护过程中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复杂和容易造成失稳破坏的问题,以山区公路挖方路段土-岩二元边坡为研究对象,开展桩锚加固二元边坡稳定性评估和稳态渗流分析,旨在揭示二元边坡开挖支护过程失稳机理和锚索预应力损失特征,为二元边坡开挖支护过程提供依据。论文依托江瓮高速TJ1A标K5+220-K5+770段右侧边坡(以下简称禾塘坝边坡)治理工程,开展边坡深部位移监测和现场土工试验;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边坡开挖支护二维模型,提出基于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和P值检验校核模拟参数的新方法;在校核模拟参数的前提下开展稳态渗流对多次支护边坡坡体和支护结构受力变形特征分析。提出和开展二元结构边坡开挖支护过程分析。最后优化了预应力损失预测模型。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禾塘坝边坡属于碎石土-基岩二元结构边坡。开展禾塘坝二元结构边坡现场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调查,得到禾塘坝边坡碎石土成因及分布特征。分析二元结构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变形破坏机理。(2)分析深部位移和锚索预应力损失监测数据,得到边坡二次支护前深部位移和预应力损失变化特征。通过现场颗粒筛分试验和大剪试验,得到现场碎石土的c、φ值取值范围。(3)建立简化渗流的边坡多次施工二维模型,提出基于P值检验的模拟参数校核方法。得到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的施加会逐步改变坡体的受力变形特征、提高边坡安全系数。验证了基于深部位移监测数据和P值检验校核模拟参数的方法。(4)采用孔隙水压力叠加计算方法,研究稳态渗流在两次支护过程中对边坡和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影响特征。得到稳态渗流对边坡开挖完成、初次支护和二次支护阶段位移、应力、应变、和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得到稳态渗流作用前后预应力锚索和抗滑桩的受力变形特征。(5)针对边坡开挖支护过程中最危险施工工况难以判断的问题,基于模拟参数校核和孔隙水压力叠加计算,提出边坡开挖支护过程分析,分析禾塘坝边坡施加孔隙水压力前后11个工况坡体应力应变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得到禾塘坝边坡开挖支护的最危险工况是初次支护的二级边坡开挖阶段。(6)针对锚索预应力随时间损失不能在有限元模型中反映的问题,使用回归分析和分阶段统计的方法,得到了分阶段计算的锚索预应力损失改进模型。分析改进模型的适用性,得到改进模型可以将预应力损失预测误差控制在8.9%之内。
其他文献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和抗震设计方法已被广泛接受,并逐步引入到各国相关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作为基于性能抗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易损性
气溶胶广泛分布在大气中,其来源广泛,对于人类的呼吸健康和生产、生活以及地球的辐射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使得人类活动产生
随着生产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数据的规模和维度越来越大,如何在尽可能减少计算量的前提下进行精确的统计推断,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应用除偏方估计对高维数据
稀土掺杂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在荧光显示、激光、信息传输等领域,尤其是在生物成像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成像技术能够直观显示活体动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病灶演变,是生物检
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是区域和全球尺度上陆地表层生态系统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两者的精确获取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如农业、气候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遥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与进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对信息资源带来网络化、系统化及共享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安全
过去四十多年来,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就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继
分子间电子能量转移(Electronic energy transfer,EET)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光物理过程,深入理解供体-受体系统中的EET机制对于在光合作用和光伏发电中设计构造光收集系统非常重
全球范围内与W成矿密切相关的岩体,主要有S型、A型和I型花岗质岩石,与高分异还原型S型或I型花岗质岩石及与A型花岗岩密切相关的W、Sn矿床的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较深入,与弱分
地表覆被信息的空间格局及时空动态变化对研究全球及区域变化、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等至关重要;其中耕地(水田、旱地)覆被要素的种植信息及演变格局对粮食安全风险评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