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若市场完全、无摩擦、投资者持有多元化投资,市场风险可以被分散,那么特质波动率应与预期收益不相关;若市场不完全、摩擦大、投资分散化不足,则特质波动率应与预期收益之间成正相关关系。但是Ang(2006)的论文指出,具有高特质波动率的股票获得较低的预期收益,特质波动率与股票预期收益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对传统资本资产定价中风险与收益正相关关系提出质疑,学者将这种不能用传统经典经济理论模型解释的现象称为“特质波动率之谜”,关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研究众多,但是关于“特质波动率之谜”的驱动因素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本文基于前景理论,通过借鉴Ang(2006)的方法,运用Fama-French三因子的模型计算中国股票市场的月特质波动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国投资者心理和行为对股票市场股票特质波动率与预期收益率关系的影响。本文使用Grinblatt和Han(2005)的方法计算投资者的偏好价格,使用额外的资本收益(CGO)作为股票账面收益的替代变量,CGO等于股票当前价格与偏好价格之差。本文使用二维分组法和Fama-Maceth两步回归法研究发现中国股市确实存在“特质波动率之谜”,并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当投资者面对额外的资本收益时,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与特质波动率成正相关关系,而当投资者面对额外的资本损失时,股票的预期收益率与特质波动率成负相关关系。引入投资者情绪后发现,投资者情绪高涨时,特质波动率和股票收益率的负向关系更加明显,特质波动率与股票收益率的正向关系反而会减弱。根据前景理论,当投资者面对收益时,投资者的对风险的态度是风险厌恶的;当面对损失时,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是风险偏好的。因此,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质波动异象是由投资者参照相关的风险偏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