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中极富争议性的一个话题,而股票价格是否能反映国民经济状况,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股票价格指数是否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运行状况、股票市场是否对国民经济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股票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储蓄以及投资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在现有理论和文献基础上,选用最新数据,通过协整检验的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中国股票价格指数和宏观经济增长指标相关性不强,股票价格指数在我国尚未起到“晴雨表”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良性互动。
本文的研究共分如下六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题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详细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的发展和最新成果,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分析打下基础。第二部分是是相关理论探讨,主要从基本理论、宏观经济增长影响股价的理论分析和股票价格作用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等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第三部分是股指走势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现状分析。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本文采用协整分析的方式,通过变量定义及样本数据的选择、模型的设计、中国股价指数与经济增长,储蓄及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等三个步骤对中国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结论及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之处有:首先,本文扩大样本区间至2007年,使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研究着眼于近年来股票市场发育成熟后股市发展的过程,使模型的结果更具说服力。其次,国内对股票价格指数和宏观经济的研究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本文在实证研究方面,充分考虑到各种指标之间潜在的非线性关系,运用了协整检验的方法,避免了可能出现的“伪回归”现象。第三,将分析置于近年来股改的大环境中,在政策方面提出了新的建议。第四:在变量方面有所创新:前人研究中,对于股票指数与GDP关系的研究进行的比较充分,但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本文从储蓄与投资的角度出发,更全面的讨论了股价指数与投资,储蓄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更充分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