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账户指的是个体和家庭在心理上编码、评估和记录自身金融活动的一系列心理认知过程。近年情绪心理账户的研究发现当心理账户带上情绪标签时,其消费决策会发生变化。本研究试图通过4个实验探讨情绪对心理账户中消费决策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研究金钱来源和情绪效价对常规收入和意外之财中消费决策的影响,实验3希望发现不同的具体情绪(愤怒,悲伤)对意外之财的决策作用,实验4则旨在探索具体情绪影响消费决策的机制。研究结果发现: (1)情绪效价对心理账户中意外之财的消费决策有所影响,消费者倾向于将带有积极情绪的意外之财用于享乐消费,带有消极情绪的意外之财用于实用消费或进行消费规避。 (2)情绪效价对心理账户中常规收入的消费决策没有影响,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消费者都倾向于将常规收入用于实用消费或进行享乐规避。 (3)消费者对于带有愤怒情绪和悲伤情绪的意外之财有不同的消费倾向。他们更多的将带有愤怒情绪的意外之财用于主动的实用消费中,而将带有悲伤情绪的意外之财进行消费规避。 (4)认知评价中的责任者维度(agency)(他人责任者,环境责任者)既可以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意外之财的消费决策(实用消费,消费规避),也可以通过情绪(愤怒,悲伤)的完全中介作用对消费决策产生影响。具体说来,他人责任者可以直接影响消费决策,也可以通过愤怒情绪间接影响消费决策;环境责任者可以直接影响消费决策,也可以通过悲伤情绪间接影响消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