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解燕麦粉中糖蛋白分离纯化及其降压活性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to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麦含有优质蛋白质及功能性多糖,不仅有减肥、降糖功效,而且还可以降低血压及血脂粘稠度。目前燕麦的加工方式很多,如蒸制、炒制、烘烤、微波处理以及挤压膨化等,在这些加工方式的处理条件下,燕麦本身的蛋白质、多糖等含量与状态会发生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会进一步影响燕麦的功能值得探讨。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文通过小鼠实验及体外模拟人体胃肠消化实验,探究不同处理方式燕麦粉对高脂血症小鼠的生理活性变化,选择从对活性影响较大的燕麦粉中提取糖蛋白,对取得的糖蛋白进行表征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等相关活性探索。小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燕麦粉对高血脂小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含量均有影响。与高脂组相比,酶解燕麦粉组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22.1%,酶解燕麦粉组小鼠的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下降22.1%,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显著下降17.3%和24.5%,血清和肺脏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力分别极显著下降15%和11.3%。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燕麦粉在经过模拟胃肠环境处理后都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能力,但酶解燕麦粉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最高,达到88%。通过水溶醇沉法从酶解燕麦粉中提取得到糖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并用SDS-PAGE、紫外、红外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燕麦蛋白糖基化程度加深,其分子量为45 k Da,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率高达75%。通过小鼠实验证明,酶解燕麦粉糖蛋白组比起高脂组小鼠显著降低血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相关指标。综上所述,糖蛋白是引起降压降脂功效的功能因子之一,燕麦粉通过处理(酶解)后糖蛋白的含量增加,其降压降脂功效提升,为酶解燕麦粉的功能特性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迈进新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师的我们,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客观规律,努力让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成为政治大单元教学的常态时,引导学生以批判思维分析政治学科教材与教辅资料中的欠缺,客观批判同伴学习中的失误,勇于批判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促进学生经常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批评,从而提升其理性思辨水平,不断涵养科学精神,让学生早日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重任的创新
学位
学位
学位
为了揭示盐水入侵对闽江河口潮汐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含碳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本研究对闽江河口淡水和半咸水湿地进行了土壤互置(淡水、淡水→半咸水、半咸水、半咸水→淡水4种处理)并分别设置了有植物组和无植物组两种处理,分析了土壤理化指标、土壤碳组分含量、土壤微生物和胞外酶活性、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温室气体CH4、CO2排放通量。研究结果表明:(1)当土壤从淡水湿地移置半咸水湿地,有植物处理和无植物处
土壤有机质(SOM)库并不是均一的,通常可以分成颗粒态有机质(particulate SOM,POM,>53μm)与矿物结合态有机质(mineral-associated SOM,MAOM,2000μm,在培养实验中设置以下三个处理,分别添加去离子水(CK处理)、外源碳溶液(葡萄糖C6H12O6,500 mg·kg-1,C处理)、添加外源氮溶液(氯化铵NH4Cl,30 mg·kg-1,N处理)于不
学位
滨海湿地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铁循环在有机碳保存中具有重要贡献,为了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铁碳结合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广东、福建、广西、浙江和上海五个省、市的闽江口、九龙江口、乐清湾、漳江口、湛江、北海、横沙和崇明岛8个区域,共10个采样点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互花米草入侵前、后的秋茄湿地、白骨壤湿地和芦苇湿地0~10 cm土壤,针对互花米草入侵滨海湿地土著植物后,铁价态组成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