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最早由Henri Holec (1981)提出。他定义自主学习为“控制自我学习的能力”。顾名思义,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它要求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在课内课外有着自己的学习目标、相应的学习计划和合适的学习策略来进行学习活动,而不是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学习。根据国内外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学生对自主学习持有的动机不同,相应采取的策略也不一样,学习效果也就不一样。本篇论文将对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以下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周围同学或群体的影响,学习的场所和老师的教学过程;第二:学生自主学习采取的策略,从而为今后的大学新生们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调查结果表明,76名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对英语自主学习的动机都不是很强烈。此外,他们也觉得在进入到大学校园后普遍感觉不能太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大家都习惯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而在大学里学生必须要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通过研究发现,他们觉得影响他们自主学习的因素主要来自学习者自身语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者周围同学或团体的影响,学习场所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们也会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自主学习英语,如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等。但是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新生对自主学习策略的选取意识比较薄弱。因此,此次调查的主要启示是:1)学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英语的动机,积极的自主学习英语;2)学校和学习者应该一道创建和发现更多适合自主学习的环境;3)教师应该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自主学习英语策略的认识,增加对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提高自主学习英语效率,增强学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