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初中教材中的有关日本侵华史内容的演变情况,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日本侵华史的编写演变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体例和体裁的演变,二是内容的演变。关于体裁的演变,笔者认为经历了从逻辑式到专题式的转变。体例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具体表现为图文并茂,习题更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等。关于内容的演变主要集中在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部分,甲午战争相关内容的演变包括主要是以下几点:战争的起因也越来越简略;与朝鲜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少;从对清朝将士全盘否定,再到首先肯定邓世昌,期间还有对刘步蟾的翻案;从海陆战并重演变为海战所占比例相对变大等等。抗日战争的表述比甲午战争表述相对来说变化大,主要表现以下几点:国民党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客观的描述;国际援助部分表述越来越客观;强调两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淡化国共冲突;侵略者的残忍得到了更加立体的展示。对于刚刚提出的“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笔者翻阅了大量资料,对“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的来源做了考证。笔者认为,演变的原因首先是时代环境的变化,这让一些研究得以进行,许多新成果得以发现;史学新成果的出现影响了教科书的价值观的变化,进而影响了教科书的内容选择;而教科书体例和体裁的变化,主要是受教育学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