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有两个较引人注目的热点:一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建立和完善,一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它们共同起源于马歇尔对英国地方性工业的研究以及对第四生产要素——“组织”的论述。只是后来由于研究视角和研究目标的不同,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研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希冀探索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兼容的市场结构模式;产业集群理论基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视角,研究区域企业集聚与产业布局问题,希冀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之路。
产业组织是某一产业内企业及其直接关联企业的集合,产业集群是某一区域某一产业关联企业的集合。从其事物属性上看,产业组织和产业集群具有共同的本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产业集群是特殊的、有效的区域性产业组织。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特殊性包含了普遍性,普遍性体现在特殊性之中。基于这一思想,我们就可以以产业集群这一特殊的区域性产业组织为比较研究对象,从研究产业集群“有效性”的成因着手,启发我们研究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普遍性规律。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现实经济生活中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兼容的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模式,研究以“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为评价标准的产业组织合理化内容、影响因素、影响机理,并结合产业组织实践,提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实现路径。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启示于马歇尔的产业组织和产业集群结合研究的良好开端,利用现有产业组织和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成果,基于产业组织合理化理论困境,从研究产业集群的事物属性、网络结构和演进规律着手,研究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证明产业集群是特殊的、有效的区域性产业组织。以此为基础,比较研究产业集群和一般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网络结构和演进路径,分析出产业集群之所以“有效”的原因和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结合产业组织合理化实践,提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实现路径。本论文研究内容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任务是说明本论文研究产业组织合理化及其实现路径问题的动因和意义,简单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产业组织合理化理论文献综述”。主要任务是在综述现有产业组织合理化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评价产业组织合理化理论困境,确定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第三章“产业集群:特殊的区域性产业组织”。主要任务是在综合分析现有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群的属性,得出产业集群是特殊的区域性产业组织。在此基础上,补充研究与产业组织合理化密切相关的两个基础性问题: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和功能机理、产业集群生成演进规律,为研究产业集群的组织有效性问题做好基础准备。
第四章“产业集群:有效的区域性产业组织”。主要任务是利用微观经济学市场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证明产业集群是市场结构有效、市场行为合理、市场绩效良好的有效区域性产业组织,为产业组织合理化比较启示研究提供比较研究模型。
第五章“从特殊到一般:产业组织合理化理论启示”。主要任务是按照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逻辑,在比较研究产业集群和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网络结构、演进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产业集群之所以“有效”的成因,从中得到启示,分析和抽象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为系统研究产业组织合理化及其实现路径问题,提供分析框架。
第六章“产业组织合理化及其实现路径”。主要任务是以市场结构、网络结构、演进路径等为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框架,系统分析市场结构合理化、网络结构合理化、演进路径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并结合产业组织实践提出产业组织合理化实现路径。
本论文的核心结论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价值取向是有效竞争,即竞争活力和规模经济兼容。产业组织合理化包括市场结构合理化、网络结构合理化和演进路径合理化。市场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核心,网络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基础,演进路径合理化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关键。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是,在现实经济生活,发现了“产业集群”内的具有理论价值和意义的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模式,提出了产业组织合理化内容应该包括市场结构合理化、网络结构合理化、演进路径合理化,提出了市场结构、网络结构、演进路径为主要分析要素的产业组织合理化分析框架,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竞争市场问题,破解“马歇尔冲突”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