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HT资源定位服务覆盖网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lovezk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打破了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地位都是相同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充当客户机,享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目前,P2P的定位问题成为了当前P2P研究的热点之一。结构化的P2P覆盖网采用的是分布式哈希表(DHT)的方法来进行资源的定位,然而在逻辑空间中节点的关系并不能对应实际网络中的关系,即覆盖网中相邻的节点可能在底层物理网络中相隔很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保障DHT带来的优良性能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DHT技术的局限性,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1)将P2P覆盖网拓扑结构进行了调整,构造出位置敏感DHT系统—LAOverlay。提出了组的思想,充分利用物理网络的拓扑信息,由底层物理网络中相距较近的节点组成组,将系统以组为单位组织起来,在此模型下进行资源放置与资源定位。(2)提出了基于组的资源放置策略,对DHT技术进行了扩展,对资源进行可组内放置与组外放置双重备份,提高了资源定位的效率。(3)提出了基于组的资源定位策略。该策略首先定位物理距离较近的组内节点,其次才在组外定位。同时考虑了数据的局部性,每次组内的节点从组外中定位到某资源后,都将在本组放置该资源,这样当本组内的其他用户,想使用该资源时,就不必进行组外的资源定位,通过组内查询就可以解决。(4)系统仿真过程中,对PlanetSim模拟器进行了扩展,考虑到系统仿真的节点规模较大,因此在覆盖网层采用消息机制,侧重于测试和仿真覆盖网协议,不进行底层网络的协议级仿真。通过性能分析,LAOverlay具有高效的查询服务、自组织能力以及可扩展性。与DHT的系统相比,性能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且解决了基于DHT覆盖网中,逻辑空间中节点的关系不能对应实际网络中的关系的问题,将资源本地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该覆盖网适用于媒体分发以及应用层流媒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4月7日,广东省委常委会暨省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