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打破了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对等网络中每个节点地位都是相同的,每个节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同时也充当客户机,享用其他节点提供的服务。目前,P2P的定位问题成为了当前P2P研究的热点之一。结构化的P2P覆盖网采用的是分布式哈希表(DHT)的方法来进行资源的定位,然而在逻辑空间中节点的关系并不能对应实际网络中的关系,即覆盖网中相邻的节点可能在底层物理网络中相隔很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保障DHT带来的优良性能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DHT技术的局限性,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1)将P2P覆盖网拓扑结构进行了调整,构造出位置敏感DHT系统—LAOverlay。提出了组的思想,充分利用物理网络的拓扑信息,由底层物理网络中相距较近的节点组成组,将系统以组为单位组织起来,在此模型下进行资源放置与资源定位。(2)提出了基于组的资源放置策略,对DHT技术进行了扩展,对资源进行可组内放置与组外放置双重备份,提高了资源定位的效率。(3)提出了基于组的资源定位策略。该策略首先定位物理距离较近的组内节点,其次才在组外定位。同时考虑了数据的局部性,每次组内的节点从组外中定位到某资源后,都将在本组放置该资源,这样当本组内的其他用户,想使用该资源时,就不必进行组外的资源定位,通过组内查询就可以解决。(4)系统仿真过程中,对PlanetSim模拟器进行了扩展,考虑到系统仿真的节点规模较大,因此在覆盖网层采用消息机制,侧重于测试和仿真覆盖网协议,不进行底层网络的协议级仿真。通过性能分析,LAOverlay具有高效的查询服务、自组织能力以及可扩展性。与DHT的系统相比,性能各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且解决了基于DHT覆盖网中,逻辑空间中节点的关系不能对应实际网络中的关系的问题,将资源本地化,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该覆盖网适用于媒体分发以及应用层流媒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