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问式”教学对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项重要技能,近年来在国内外英语界被广泛提及。但相对来说,国内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中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及较少。笔者在高中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有问题不敢问不会问,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思维僵化,不善表达更不会发散思维。因此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学生提问、教师引导辅助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推断、评价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本研究以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框架,以2015级高一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开学之初的学生不敢问、不想问、不会问,笔者为此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有针对性的“生问式”教学。通过实验班“生问式”教学和控制班传统的“问答式”教学的比较,分析两种教学法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主要的研究问题有:①“生问式”教学模式在操作一段时间后对高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何作用?②“生问式”教学模式在一段时间操作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各个维度的表现如何?③相对于传统的“问答式”教学,学生们对“生问式”教学有何种态度和看法?针对研究问题,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了问卷调查、测试以及访谈等方法。实验前后,实验对象接受问卷调查和阅读测试。最后受试接受访谈。通过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有以下三点主要发现:首先,经过16周的“生问式”教学,实验班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明显提高,且提高幅度大于控制班。实验前,从调查问卷和阅读前测数据来看,控制班和实验班无显著性差异,都表现为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后,问卷调查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实验班与控制班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且实验班批判性思维倾向总分由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为中等水平,而控制班批判性思维能力虽有所增长,但仍呈负性。阅读测试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都证实以上发现。其次,经过16周的“生问式”教学,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各维度发展不一。问卷调查后测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在寻找真理、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这四个维度,实验班批判性思维水平发生显著性变化;而控制班除在开放思想和自信心两个维度有显著性变化外,其余维度均无显著性变化。对此,根据课堂观察的分析,可能的解释是学生在实施“生问式”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寻找问题,反复讨论,陈述观点,接受提问不断地训练分析、推断等批判性思维技能,同时不断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和兴趣。第三,相对于传统的“问答式”教学,经过16周的“生问式”教学,学生们肯定并支持“生问式”教学。根据访谈的内容分析,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提问方式相比较,“生问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问,采取小组合作探讨教师辅助等方式提高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又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以上研究发现可能对高中起始年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启示。一方面,对于传统“问答式”教学与“生问式”教学的比较,有助于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机制,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激励学生互动,从而敢问会问;另一方面,学生借助教师编写的导学案自我预习发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自信活跃思维。
其他文献
总结2 0多年国有企业改革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因,对公司制改造后的国企产权结构和运作方式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以资本营运为推动器,使国企形成多元化、明晰化、流动化的
刚想装修自家小巢,一堆室内设计专家找上门来。左右一忽悠,轻易就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忽悠出去了。其实像装修这种大事,自己还是得有主见。首先,得了解装修究竟是怎么回事。    多方参考 确定房间风格  空空的房间,怎么样在心中勾画出一个大体蓝图呢?闭门苦思不如遍历学习。目前,有不少在线设计网站,提供了大量精美的装修方案及设计思路,说不定能刺激你的灵感。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的水平,分析其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正不断加重,因此寻找新的替代能源是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生物能源是可再生、高效清洁的绿色能源,生物燃料乙醇利用植物纤维素
受全国对低能见度研究的影响,以及近年重庆市主城区低能见度的频繁出现,本论文选取了重庆市大气超级站进行在线仪器观测和化学实验的同步研究,了解了重庆市主城区近几年能见
心理词库被认为是大脑用于储存词汇的专门部门。鉴于词汇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作用,心理词库研究一直都是心理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中,形态复杂词的表征与加工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词汇加工研究的热点话题。近年来,不论是在母语还是二语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复合词的加工,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英语复杂词的加工机制。本研究运用行为实验的办法,借助E-prime软件,通过词汇判断任务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