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of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与蛋白酪氨酸激酶一起承担信号传导作用,如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功能异常,就会导致一些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和免疫缺陷症。因此开展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的研究,并探索抑制剂与酶作用机理,这不仅对于研究生物体中的信号传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利于开发出新型抗糖尿病、癌症和免疫缺陷症等疾病的新药。本论文旨在设计、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且细胞膜通透性好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建立了合成新型磷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论文首先合成了磷杂苯并二氢吡喃-2,4-二酮和4-羟基磷杂香豆素,通过乙酰化、磺酰化、磷酰化以及烷基化反应构建了各种类型的磷杂香豆素,并利用O-(磷杂香豆素-4-基)对甲苯磺酸酯与有机锌试剂、苯硼酸和端炔的交叉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芳基、烷基和炔基取代的磷杂香豆素。筛选出了细胞膜通透性好且抑制活性较高的磷杂香豆素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剂。论文对所合成的各种磷杂香豆素进行了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和SHP-1)抑制活性测试,实验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具有中等或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1b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SHP-1的抑制常数(k_i)为10μM。设计、合成并筛选出了活性较好的二酮类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1B和SHP-1)抑制剂,并通过Sybyl工作站将筛选出来的二酮类抑制剂与酶PTP1B进行了分子对接,发现抑制剂与酶能较好地结合。建立了一种将慢抑制剂转变成快抑制剂的新方法。论文对慢抑制剂反-β-硝基苯乙烯类和香豆素类抑制剂进行O-磷酸化,这些被修饰的化合物同时具有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底物和抑制剂结构(前抑制剂),由于底物与酶结合很快,随之在酶作用下去磷酸化,在酶活性口袋中释放出抑制剂而实现对酶的抑制。这种方法不但提高了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速度,而且提高了抑制剂的活性,为酶抑制剂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并总结出了磷杂香豆素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论文采用电喷雾质谱并结合多级质谱技术系统研究和总结了磷杂香豆素的质谱裂解规律,这为其它含磷杂环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提供了有用的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经济正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新能源必将引领下一次产业革命、投资革命和科技革命。以太阳能电池发展为核心和主导的新能源
目的:探讨铁超载提高人成骨细胞(hFOB1.19)活性氧(ROS)水平在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和诱导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成骨细胞hFOB1.19,将不同浓
为了研究正火温度对新研制的高强度贝氏体钢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将其经过热处理试验后,采用拉伸及冲击试验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形貌观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而政工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内聚人心、外树形象"的使命责任。面对当前市场竞争的复杂形势和转型发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年来,全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和大学生创业帮扶工作。文章通过归纳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三级联动"创业实践体系、"导师+项目+团队"创业实施路径、"三阶段、
【目的】研究水分梯度下湿地土壤4种酶活性动态特征,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川西高寒湿地土壤响应特征及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在若尔盖湿地按水分梯度连续变化选取滞水湿
目的研究新生儿疫苗接种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80例接收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来说,安全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保障建筑施工现场有序性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本文就重点针对这一点首先指明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