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ne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级高新区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自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以来,国家高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已成为研发成果创新转化的沃土,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有效发挥国家高新区的竞争力,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通过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并依据结论提出优化耦合协调关系的相关对策。本文首先从理论概念入手,概述了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相关理论概念,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其次,对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机理和耦合关系进行研究,说明两个系统相互之间的影响,推演出其中的互动机制、动力机制及协调机制,并对不同协同基础下的耦合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分别构建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出国家高新区综合发展水平值和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值。在两个系统的综合水平值评价基础上,建立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水平,并且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时间角度上分析耦合关系的时序变化、从空间角度上分析耦合关系的分布情况、从设立批次的角度分析耦合关系的差异。最后,对影响耦合协调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从国家高新区基础、区域经济基础和传导机制三方面选取指标,运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判断不同因素对耦合关系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国家高新区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不仅存在单向影响,而且存在协同发展关系,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具有复杂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2)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刚突破协调的边界,处于过渡发展的水平,基本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从两个系统的关系上来看,整体态势呈现出区域经济超前国家高新区发展的特征,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3)从空间差异上来看,东部区域的国家高新区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更加协调,中西部则基本保持了同一水平,都与东部有一定的差距。(4)国家高新区的设立目前主要有两个阶段——1988年至1992年和2010年及以后。分析样本数据得出结论,后设立批次的耦合协调关系与早期设立批次有较大差距,且耦合协调度增速也相对较低。(5)影响国家高新区和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的显著因素较多,关系最密切的是国家高新区的规模及创新能力,其次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再次是传导机制。综合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依托区域经济,全力支持国家高新区发展;二是增强国家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避免虹吸效应;三是建立协调机制,提高互动效率;四是跨区域合作对接,加强经验学习。
其他文献
由于缝洞型油藏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多尺度特征,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流体流动,精确捕捉两相运动界面是缝洞型介质两相流机理研究中的难点。本文基于离散缝洞网络模型,建立
针对目前地下建筑的兴起,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的情况,根据在武汉市汉口地区成功实施的多项深基坑注浆止水(压力注浆)的实践,总结了在第四系覆盖层厚,地下水水位高的
本试验以汉源黑樱桃及中国樱桃‘南早红’为材料,测定了两种樱桃果实生长发育动态中相关生理指标变化。采用HPLC法测定了两者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花色苷主要成分及含量,克隆了
临床上,用纳洛酮治疗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患者,目前国内报道较少。我们于2005~2008年使用纳洛酮治疗26例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患者,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19H42BrN)进行自组装,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高分散、近似球形、均匀粒径的氧化锆纳米晶体。用热重-差示扫描、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X射
鲁竹坝2号隧道是宜万铁路上岩溶发育和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隧道,隧道通过地段分布规模较大的半充填型管道形态岩溶;局部地段含炭质页岩;出口通过浅埋的瓦斯地层,这些都为施工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化学药品中毒事故是实验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事故。通过总结实验室常用无机药品及有机药品中毒时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减轻实验过程中人员的伤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将EDA技术引入到电子技术实验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创新探索,而是一种大的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实例介绍EDA在实践课程及实验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