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成人颅内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由于其浸润增长和复发率高的特性,手术无法彻底切除,患者预后差,GBM平均中位生存期只有12-15个月。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作为脑胶质瘤化疗的一线药物,由于化疗敏感性的降低及耐药的产生,使TMZ对恶性胶质瘤的有效率不到50%。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BCA)是一种天然可食用的异黄酮,其化学结构与17β-雌激素相似,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目的:研究BCA对GBM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和自噬的影响,揭示BCA抑制GBM细胞增殖和提高TMZ敏感性的分子机制。方法:1.以U251细胞为研究对象,施加不同浓度BCA,采用CCK-8试验、划痕愈合试验、Transwell小室试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CA对U251细胞活力、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MDC染色、吖啶橙染色、透射电镜观察BCA干预后对U251细胞自噬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标记物Bax、Bcl-2和自噬标记物LC3B、p62和Beclin-1表达的变化。2.采用CCK-8、集落形成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BCA和TMZ单独或联合用药对GBM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BCA和TMZ单独或联合用药对U251细胞Bax、Bcl-2、LC3B、p62和Beclin-1表达的影响。3.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和Wistar大鼠原位移植瘤模型,通过BCA和TMZ单独或联合用药进行体内干预,结合CT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病理学改变以及增殖、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BCA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提高p62的表达,降低Beclin-1表达及LC3BⅡ向LC3BⅠ的转化抑制U251细胞自噬;透射电镜结果所示,BCA干预组自噬小体显著减少;BCA促进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和降低抑凋亡蛋白的表达调控内源性的凋亡通路诱导细胞凋亡;2.CCK-8和集落形成试验结果显示,TMZ和BCA联合用药组与TMZ单一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组对U251细胞增殖抑制更显著;联合用药组较单一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更高;TMZ能够增加LC3BⅡ/LC3BⅠ的比值,联合用药组能够显著降低LC3BⅡ/LC3BⅠ的比值;3.BCA和TMZ在体内抑制裸鼠移植瘤和大鼠胶质瘤的增长,且TMZ强于BCA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二者联合用药时BCA增强TMZ的化疗敏感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MZ能够增强LC3B蛋白的表达,联合用药组能够显著降低LC3B和Ki-67表达。TUNEL检测示,药物干预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最显著;结论:BCA抑制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自噬,并诱导细胞凋亡。BCA通过抑制自噬增强GBM对TMZ的化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