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本是溢满书香、高度文明和确保平安的教学领域,然而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现代学校的围墙被打破,社会失范侵染了校园,为欺凌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同时网络的普及化也大大提高了校园欺凌行为的曝光率,加之媒体对个别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的大肆报道,使得校园欺凌行为已经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热点话题。各国需要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致力于校园欺凌事件的研究,构建新时期和谐校园的环境。本文将从五个层面对校园欺凌中的个案进行研究,第一层面是基础研究,包括选题缘由以及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第一层面为后续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研究的视角。第二个层面首先区分欺凌、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三个概念;其次阐述校园欺凌的理论基础和特征。第三层面主要采用了个案研究方法,笔者以田野调查中N市Z中学两名被欺凌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两个个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利用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首先从校外世界、学校内部和班级内部阐述Z中学个案出现的原因;其次介绍两个个案被欺凌的表现和不良影响,表现主要包括课上、课下、人际关系和学业成绩四大方面,然后呈现Z中学对校园欺凌的冷处理方式,引起笔者的思考,希望校方加强对校园欺凌的重视,采取合理的方式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两个个案在学校主要受到了言语欺凌、身体欺凌、社交欺凌和网络欺凌,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要加强家长、老师和校方对欺凌危害性和严重性的关注,不能仅仅将欺凌事件看成孩子之间简单的打闹现象,对此事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第四层面根据笔者观察中个案的生存状态,重点剖析两个个案受欺凌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基于实地的调查和从教育学的角度审视校园欺凌的需要,笔者在第五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减少校园欺凌行为,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的策略。在宏观上,加强法律法规“硬方式”和网络媒体“软方式”建设;在中观层面上,建立零容忍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最后在微观层面上创建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加强学生层面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