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论所有与劳动的关系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88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重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典表述——“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成为国内外诸多学者讨论的重点。以日本学者广松涉为代表的众多学者认为马克思陷入了“循环论证”;前苏联的一些学者则认为,青年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在某种意义上是等同的”。对此问题我国诸位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我国的孙成竹副教授提出了“两种逻辑论”,韩立新教授提出了“两种概念论”,以及姜海波教授与王峰明教授也从其他角度来讨论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但是我国学界的主流观点与日本早期学者的观点不同,对马克思对于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与私有制辩证统一观点持肯定的态度。到目前为止,还并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社会生活中异化劳动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正确认识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问题,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所面对的异化问题。本文写作主要目的在于从马克思对劳动与所有的关系理论入手,揭示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结合马克思的著作,阐述马克思的所有、所有权、所有形态概念的内涵。继而提出所有概念的四个规定性,并要从此规定性中把握马克思关于所有的理论。第二部分:首先分析马克思关于所有与劳动关系的主要观点,释明劳动与所有是相互规定的辩证统一关系。然后介绍国外学者对此观点的不同主张。第三部分:在所有与劳动是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论述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产物与结果,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条件的正确性。并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循环论证”的不同主张。最后得出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制是相互规定的观点,并非是“循环论证”。第四部分:首先,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揭示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是消灭私有制,以及重建在共产主义下的个人所有制。并且通过对比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个人所有与共产主义社会下的个人所有形式,释明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继而突出共产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的优越性。其次,论述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劳动的解放包含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个更深层次的追求之中。最后论述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生活中的每个个人能够幸福自由的生活,而这种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
其他文献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发展工作,为农村开发事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惠农补贴资金作为农村发展的“强心剂”,不仅关系着“三农”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命运。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发展问题尤为重视,为了更好地发展好农村这一薄弱环节,更深层次地进行改革开放,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惠农政策,其中拨付的惠农补贴资金更是逐年增加。然而,在惠农补贴
国际社会不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林业碳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的减排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随着碳交易的不断发展,林业碳汇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但项目风险较大、周期较长,融资渠道缺乏等问题制约其发展。林业碳汇权质押融资作为林业碳汇交易的发展和延伸,是碳金融领域的创新和突破,不仅有利于保障林业碳汇项目的顺利进行,促进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更有利于中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
法定代表人制度诞生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代表权的历史演进、代表权的性质、特点及其功能都带有独特的“中国特色”。经登记公示并享有广泛权能的代表权在维护交易安全、提升交易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公司法》外的治理因素淡出公司,公司治理也相应的发生变化。我们应当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相关问题重新进行讨论,代表权的基本理念也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制度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在绩效评价逐渐成为广受认可的考评激励模式背景下,随着我国政府简政放权,精简行政机构,提升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已经了解到开展绩效评价对部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把绩效评价作为部门管理的核心纳入到部门考核中,并通过绩效评价来提高单位和个人工作水平以实现国家宏观目标,地方各行政单位作为维持地方日常运作的主体,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意义重大,其工作成果将直接影响地
2018年3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表决通过,标志着我国党和国家权力监督体系的重新建构,形成了新的国家监察体制,监察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职权时,管辖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监察管辖制度设计合理,才能深入开展反腐工作,实现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反腐行动。但当前监察法律规定不仅使监察机关办案压力较大,还导致部分监察行为遭受理论质疑,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监察法规定过于原则化,监
成语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难度很大。同时由于斯里兰卡处于非汉字文化圈,国内的汉语学习者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较少,这就使得成语的学习难上加难。近年来,中国开始向斯里兰卡推广汉语,很多学习者来到中国留学。那么,这些有机会是否会给斯里兰卡学习者的成语学习带来便利?在中国目的语环境中与在斯里兰卡国内非目的语环境中的学习者在学习成语时是否会有不同的习得表现呢?本文首先
随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简政放权,各级监管部门不再参与行政审批、评审评估、具体项目资金管理、招投标等业务的过程监督。审计机关作为政府服务类项目采购外部监督主体之一,其职能的发挥越来越重要。但研读政府采购审计的相关文献后发现,根据服务类项目采购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研究服务类项目采购审计工作的文献较为匮乏,这阻碍了财政支出的有效监督。由此,开展政府服务类项目采购审计研究,规范政府服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面临罚款、讼诉或其他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后果,但不同的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故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也有所差异。税收法律法规对财务报表的某些重大金额和披露有直接影响(如应交税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及其应用指南规定了审计人员应就被审计单位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获取充分、
云南是多民族聚集的大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更有着保存完好的民族生活习惯、文化特色和建筑特点。文章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文献归纳性研究,以及通过对该地区傣族传统民居竹楼进行实地调研、测绘和详细的剖析,探讨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对傣族传统民居建筑竹楼的影响。并从中归纳出傣族人崇尚自然和遵从本心的傣族古朴哲学思想。将这种思想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得出自然建筑和以人为本的现代设
针对水环境治理呈现一幅“多龙管水”的现象,太湖之滨的江苏省无锡市于2007年推出了河长制,这一创新管理模式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认同,也成为学术界积极关注的热点。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提到“每条河要有‘河长’了”;李克强总理则在《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