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球视角来看,贸易摩擦的中心在不断转移。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与德国、美国之间的摩擦,到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围绕日美和欧美展开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的问题往往是在贸易大国的兴起过程中逐步凸现出来的,而贸易摩擦的最终结果往往会促进遭遇摩擦最多的国家商品乃至生产的国际化,进而带动整个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例如,日本在兴起过程中产生的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演变就是典型案例。目前,中国正处于国际贸易摩擦的中心地带。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数量和金额日益增长,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国别范围越来越广泛,针对的产品和行业结构在不断扩展。此外,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并不仅仅局限于微观领域,而是在宏观、投资、甚至制度领域全面展开。因而,本文将在贸易摩擦“辨证观”的指导下,从理论和实践上把握国外对华贸易摩擦。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本文的基础部分,在介绍贸易摩擦产生的理论与政策渊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背景下,对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对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对象国、表现形式及产业分别进行了分类。第三章从两方面分析了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动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外贸、行业竞争力等因素与国外对华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与外贸是国外对华贸易摩擦的因素之一。第四章则是从国外对华贸易摩擦带来的正面、负面及贸易转向效应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国外对华贸易摩擦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得到凸现,加快了企业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外对华贸易摩擦造成了对外贸易交易成本的增加,带来了多领域、多产业的摩擦。最后一章,本文从政府、企业以及构建贸易摩擦预警体系三方面对国外对华贸易摩擦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