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解决是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提出的,此后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成了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并逐渐发展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一条主线。其核心是通过解决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为了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转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些转变,将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本研究正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为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理念等所做的初步探索。 第一部分:引言 针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解决为基础实现观念、教法、学法的转变是实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好的选择。并对问题解决从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问题解决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第二部分: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心理学的新成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及学习特征,然后以此为指导,重新审视了数学问题解决及其心理过程、影响因素,提出了数学问题解决是以目标为定向,以思维为内涵的心理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思维构造,是一种建构已知情景到目标情景的桥梁的思维构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问题解决学习的含义及六个特征:情景性、建构性、积极性、社会性、累积性、反思评价性特征,同时还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的五个特征:激励性、民主性、协调性、示范者、认知支架特征。 第三部分: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在对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四条策略:(1)创设问题情景的策略;(2)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的策略;(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策略;(4)指导学生反思评价的策略。并从理论上阐述了这四条策略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提出这些策略、怎样实施这些策略;并指出在实施这些策略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部分: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程序 为了使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又提出了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程序: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理性归纳——问题应用——反馈调节。指出了各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教学目的和教师、学生的活动。 第五部分:实验研究 为了检验问题解诀教学策略及程序的有效性,对高一两个班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在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1、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 2、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施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文章还对所得的三个结论作了进一步的原因分析,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并从实验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启示。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新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已日益广泛和深刻,世界各国都在纷纷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通过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渗透的作用,促进产业升级及合理化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广泛传播,合作学习成为西方最受欢迎的教学策略之一。它以合作小组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关知识的互学共享机制,改变了班级教学
随着市场对于个性化、应用型信息服务需求的增加,电信的传统的“网络运营商——用户”的产业价值链正在向“基础网络运营商——增值业务供应商——用户”的新型产业价值链转变
玻壳作为显示器的前期产品,气泡、划痕及形状尺寸的变化等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玻壳生产过程中缺陷检测自动化,本文研究了用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检测玻壳缺陷的方
目的了解不同饮用水的水质特点,对三种不同饮用水体内外抗氧化功能进行评价,为居民选择饮用水类型时提供参考。方法测定水质参数,包括pH值、总溶解性固体、氧化还原电位、电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以及物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物流业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并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它是一个由众多“子系统
可转换债券是同时具有股票性质和债券性质的金融工具,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公司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债券持有人有权将债券转换为公司的股票;若债券持有人没有行使转股的权利,则公司需
避免船舶发生碰撞,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是任何从事船舶运输和驾驶的技术、管理人员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国际海事组织现行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就是专门为 “在公海和连接
秦山核电站环境辐射监测系统是一个全自动智能化连续在线辐射监测系统,它配备了高灵敏度、宽量程的γ辐射探测仪和自动采样设备,该系统功能强,可靠性高。能及时发现辐射水平的异
论文从分析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挑战出发,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实质与价值,分析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理论基础,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