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三组分及玉米秸秆与典型多氢原料共热解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C_li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油是生物质能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生物质自身存在缺氢多氧的特点,生物油也存在有利组分含量不足、酸性较高等问题。本文将从生物质三组分、玉米秸秆与多氢原料共热解对生物质快速催化热解制油方法进行优化研究。选用生物质的主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以木聚糖为模化物)及木质素为生物质原料,聚乙烯、甲醇、乙醇为多氢原料,开展生物质原料与多氢原料共热解的机理研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确认了聚乙烯是与生物质三组分的基团协同效应最佳的多氢原料,对碳氢基团的提升作用及含氧类基团的抑制作用综合效果最好。通过热重-质谱(TG-MS)、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以及流化床热解实验,对生物质三组分分别与聚乙烯的热解协同效应以及生物质三组分之间共热解效应开展研究。在Py-GC/MS实验中,纤维素单独热解主要产物为糖类,相对含量为41.1%,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4.6%;木聚糖单独热解主要产物为醛类、酸类,相对含量分别为39.7%、30.4%,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为8.4%;木质素单独热解主要产物为酚类,相对含量为40.2%,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1.2%。在聚乙烯加入热解后,生物质三组分热解产物中的主要含氧类物质均呈现下降趋势,相对含量的下降幅度达到10%以上,而烃类产物的相对含量的提升幅度达到25%以上。生物质三组分中木聚糖与聚乙烯的协同效应最佳,其热解过程中形成的反应中间体有利于脱氧及芳构化,烃类产量在聚乙烯加入后提升了31.2%,为三组分中的最高;而木质素则由于其热解反应中间体为苯环结构单元,难以与聚乙烯形成良好的互动,烃类产物相对含量的提升为29.7%,热解协同效应为三组分中最差。在生物质组分共热解中,木聚糖所受的影响最小,纤维素次之,木质素最高,木质素在热解中产生较多量的固体产物会较为严重地影响生物质组分的整体热解效率。流化床热解实验具体产物的相对含量与Py-GC/MS实验有一定差异,但在总体的变化趋势上二者基本一致。研究了HZSM-5分子筛在热解过程中的积碳、结焦程度,以及聚乙烯加入对HZSM-5分子筛积碳、结焦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在热解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积碳及结焦效应,一般情况下结焦程度更为严重;在聚乙烯加入的情况下,HZSM-5分子筛的积碳程度有所增加,而结焦程度则显著降低。以三组分流化床热解实验中使用的HZSM-5为基准,聚乙烯加入情况下的HZSM-5在热解后还能保持29~35%的催化效果。总体而言聚乙烯的加入对HZSM-5分子筛催化活性的留存有正面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人体行为识别在医疗、商业和军事领域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应用价值。目前高准确率的人体行为识别技术大多依赖于专用设备,这些设备由于受自身条件以及使用场景的限制,无法全面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生物毒性。PBDEs理论上具有209种同类物,
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效率是衡量港口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对码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是提高码头装卸作业效率,降低装卸作业成本,缩短船舶在港作业时间,实现码头收益的最大化的
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或者计划采用PPP模式实施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然而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因素众多,风险因素之间相关性复杂,显著影响PPP项目的总体绩效。现有研究一方
背景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致死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它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的主要肿瘤。目前卵巢癌临床上常规的治疗方案
铁路作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力量,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经济命脉。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现代化和跨越式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列车速度随之提高,运营范围不断扩大,对安全
天然气是最清洁的化石燃料,主要包含甲烷以及少量的高碳氢化合物。目前约占全球能源需求的24%。天然气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方式进行存运。天然气水合物就是以固态的方式进
现如今,随着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趋势所需,各类建筑中都在广泛使用装配式建筑。但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需要在工厂进行预制,这就无法保证工期,造价也会超出预期等难题,无法实
直膨式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器(DX-SASHPWH)一直备受关注,本系统中采用的新型集热/蒸发器通过将太阳能吸热板与螺旋翅片管结合,使得集热/蒸发器可以同时吸收太阳辐射
近年来,由于移动设备的大范围普及,我们可以方便得利用装有各种传感器的移动设备去采集周围环境中的传感数据,比如湿度,温度,交通状况等。移动群智感知的概念由此而来,它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