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也在进一步增加,一系列旨在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研究陆续开展。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是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较少受到科学界关注。本研究基于2014-2016年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139户家庭牧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实地调查,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理论为指导,结合传统蒙古草原文化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明研究区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现状,为传统蒙古草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以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理论为指导,结合传统蒙古草原文化特征,建立了草原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锡林浩特市为对象开展评价。 (2)锡林浩特地区传统蒙古草原文化总体上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持,但其中精神与宗教、传统娱乐项目以及灵感等服务依然面临严重的退化。 (3)定量研究了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中“教育与知识系统”与“地方感、文化遗产与多元性”服务之间、“教育与知识系统”与“精神与宗教”服务之间,以及“精神与宗教”与“地方感、文化遗产与多元性”服务之间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4)基于此,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加强对生态系统在非物质方面服务的关注,一方面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如矿产开发),应考虑宗教相关的神圣地的保护(寺庙、敖包);另一方面,鼓励定期举办“那达慕”等有助于传承传统的娱乐项目、文化艺术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