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大麻素II型受体在髓核退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体内体外两部分进行,体内实验选用3个月大鼠80只(重400±20g),分为四个实验组:控制组,模型组,CB2激动剂治疗组,CB2抑制剂治疗组。除控制组外均采用尾椎穿刺手术方式造模。模型组于穿刺后使用微量注射器给予PBS,治疗组分别给予CB2特异性激动剂JWH133及抑制剂AM630。分别于术后第1,2,3,4周进行X线及MRI检查。实验分组同样分为四组,即控制组,模型组,JWH133治疗组,AM630治疗组。模型组使用100μMH2O2干预12小时诱导髓核发生退变,治疗组使用对应药物预处理三小时后进行H2O2干预。收集细胞后对样品基因表达变化(RT-PCR),蛋白表达量差异(Western Blot)进行检测,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相应氧化应激因子及退变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第一部分:临床收集的不同退变程度的髓核组织经包埋切片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B2特异性抗原阳性表达量与髓核退变程度呈负相关。大鼠尾椎21G针穿刺后成功诱导退变,形态学染色显示建模成功。磁共振检查提示椎间盘信号明显降低。退变大鼠髓核组织CB2阳性表达明显降低,与人体结果一致。第二部分:JWH133治疗组可明显延缓椎间盘塌陷程度,髓核组织纤维化进程。椎间盘高度指数(Disc Height Index DHI)结果显示针刺造模该值由正常的0.08±0.005下降0.05 ± 0.005,而经JWH133治疗后DHI相较于模型组升高了 1.4倍(*p<0.05),AM630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MRI检查显示JWH133治疗组椎间盘信号明显高于模型组,定量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及Safranin O Fast Green染色提示JWH133可明显改善针刺后椎间盘形态结构,形态学评分结果显示JWH133治疗组相较于模型组从9.2下降到5.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Collagen Ⅱ的阳性表达明显降低,MMP3的表达明显升高,均提示退变模型的成果建立,而经JWH133治疗后Collagen II明显回升,而MMP3表达回落,两者阳性表达的定量分析提示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体外实验结果显示H2O2干预成果诱导髓核细胞(NPC)退变。CCK-8结果显示100μM及以下浓度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对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经H2O2(100μM,12h)干预后,Collagen Ⅱ表达降低,而MMP13的表达明显升高。活性氧(R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NADPH氧化酶-4(NOX4)表达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的表达在H2O2干预后明显降低,提示NPC内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CCK-8结果显示JWH133及AM630在10μM及以下浓度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RT-PCR结果显示JWH133可以逆转H2O2引起的Collagen II的mRNA下降表达,以及MMP3的升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则显示JWH133在蛋白表达方面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进一步的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上述四类抗原的表达的组间变化均与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在对NPC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方面,JWH133干预后可明显缓解H2O2所引起的高水平氧化应激,降低ROS表达,以及iNOS及NOX4的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SOD-2的表达,统计学分析显示JWH133治疗组与H2O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AM630治疗组与H2O2组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CB2可以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水平达到改善髓核组织的退变,这些研究表明CB2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椎间盘退变的作用靶点,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