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环境治理问题引起我国广泛的关注,“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等环保行动计划的陆续颁布,环保行业已成为绿色推动型经济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2017年我国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00亿元,未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水平将大幅提升,大大拉动生活污水处理市场需求,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3.250%,截至2020,根据数据显示,大面积城镇的污水现象得到解决,未得到合理解决的占据5%的比例,城市和县城再生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设施规模5,022万立方米/日,这一类市场投资总量大、服务范围大、技术要求高、持续时间长,预计大部分项目将以PPP融资模式为主迅速发展。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运作模式,可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入有效的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可发挥社会资本在市场运营中积累的丰富的管理经验,展现社会资本应对市场信息敏捷的反应能力,同时可提升高服务质量及提高运营效率。本文首先对PPP模式的环境外部性理论、准公共物品理论、投融资等基础理论进行阐述,对各类PPP模式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现有PPP项目融资现状及研究成果。其次本文以江西省A市城镇污水处理PPP项目的为例,站在社会资本角度,介绍政府关于该项目的融资背景及选择PPP融资模式的原因,根据政府的要求,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融资框架的三个方面设计该项目的PPP融资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融性,说明江西省A市污水项目采用PPP模式的应用价值,同时就该融资方案的可取之处做出推广。最后本文希望通过对江西省A市PPP融资方案中涉及的有限责任公司单实体投资结构、联合体投标、签订保底水量等融资框架的应用,对城市污水行业项目融资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