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Sa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于1980年创刊以来,企业战略调整就一直是一个引起广大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很多学者从多角度来对企业战略调整进行研究:企业组织与治理、外部环境、企业最初绩效、企业家认知等。特别是从企业组织与治理的角度,广泛涉及了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内权力配置、公司总经理的继任、总经理的任期、高层管理团队的异质性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是从企业组织与治理的角度来对企业战略调整进行研究,并讨论了企业组织结构的刚性特征对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问题。本研究认为,企业组织结构将必然会影响到企业战略调整,尤其是当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强烈刚性的时候。所谓组织结构刚性,是指组织结构本身所固有的、而又难以改变的特征。在企业组织结构刚性定义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刚性的维度进行了划分。认为企业组织结构主要由5个维度所组成:正式化维度、集权化维度、整合化维度、复杂化维度与制度化维度。正式化维度主要指企业组织结构的规范化程度。而组织结构的集权化维度是指组织中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这里的“权”是指“权力”,而不是“权利”。组织结构的整合化维度是指组织结构灵活性程度。组织结构的复杂化程度是指当管理人员的数量相对中组织中的执行人员数量是否过多、或者是组织的分支机构是否过多、也或者是组织的管理层次相比起组织最初创立时组织的管理层次过多。另外,本研究认为,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是不同的,中国的企业有特殊的背景,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很微妙、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中国的特有文化也导致了中国式企业组织结构必然与国外企业有所差异。因此,中国企业组织结构与国外企业略有不同,在制度上必须进行特有的设计。本研究把组织结构的该维度称为组织结构的制度化维度。在本研究中,另一个变量就是企业战略调整。综合国内外文献,企业战略调整的定义是很广泛的。主要包括以下4类:企业战略内容的改变、企业战略方向的变化、企业战略重视程度的变化、企业战略调整所持续时间的长短。考虑到在我国文化背景的复杂性,本研究尽可能用可操作的、多角度的指标来表示企业战略调整,以研究企业组织结构刚性对企业战略调整的影响。本研究所设定的模型认为,企业组织结构的刚性越强,则企业战略调整就越难以进行。为研究该问题,本研究首先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样本企业,并通过邮寄、现场发放、电子邮件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收集研究数据。在验证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1)企业战略调整的表示方式有很多种。而用不同的变量表示战略调整,则得到的结果有可能不同。比如,在企业的某些战略活动中,企业的战略内容的转变可能很少发生,但企业战略调整力度却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用企业战略内容的转变来表示战略调整,则战略调整可能用“0(没有发生)”来表示,但如果用战略调整力度的变化来表示战略调整,则战略调整可能是很大的一个数值。(2)每一项企业组织结构刚性的维度都影响了企业战略调整的发生或战略调整发生的力度。因此,在企业战略调整的若干影响因素中,企业组织结构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在组织结构刚性的5个维度中,制度化维度可能是影响企业战略的一个最重要的维度;其次则是组织结构的正式化维度。(3)就影响企业战略调整发生的方向而言,回归次数有正有负。其符号决定于企业最初的战略类型与因变量的表示形式。如用注重保护战略的重视程度作为因变量时,企业组织结构制度化的回归系数是正数;但如果用创新领先战略或者是模仿追随战略的重视程度作为因变量时,该回归系数是负数。这表明,影响方向与企业战略调整的表示方法有重大的关系。(4)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使企业组织结构刚性与企业发展之间维持一个动态的协调机制。当企业组织结构缺乏刚性时,必须要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制度化、流程化建设,以保持适度的刚性;而当企业的组织结构刚性过强,特别是当企业处于一个不确定性程度很高的环境中,将必然影响到企业战略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克服企业组织结构的刚性。克服的方法包括转变企业成员本身在企业中的角色、促进企业学习、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