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自中美建交谈判开始就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中美两国正常往来,破坏台海地区和平稳定,阻碍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重大问题。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美国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以国内立法的形式规定要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虽然随后中美两国政府于1982年发表《八一七公报》,规定美国不得提高售台武器性能,并须逐步缩减对台军售规模,但此公报在之后的时期并未产生有效约束,美国对台军售依然保持较高的水平。奥巴马执政时期,虽然中美关系总体呈积极的趋势,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但是美国对台军售规模却依然大幅增加。奥巴马执政期间,多方面的因素推动对台军售法案的通过与实施。在政治方面,对台军售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推进的重要环节;美国国内错综复杂的国会亲台势力、军工企业等政治势力与资本势力为了各方的利益而成为对台军售幕后的推手。在经济方面,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了解决美国国内严峻的就业问题与债务危机,提高民意支持率,以挽救总统连任的选票问题,促使奥巴马政府在这一时期积极推动对台军售。在奥巴马政府推动对台军售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暂停两国部分军事交流、制裁参与对台武器销售的美国企业等严厉反制措施,但其中仍有些许不足,应当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在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背景之下,中美应当加强合作,加深理解与互信,努力缓和矛盾与冲突,化解分歧。海峡两岸也应当加强交流,努力实现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本文通过回顾中美建交后历届美国政府对台军售情况,描述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对台军售的状况与特点,阐述这一时期美国对台军售对中美关系与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的影响,继而分析推动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对台军售的对外战略、国内政治与经济因素。最后根据奥巴马时期中国对美国对台军售所采取的反制措施,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为中国应对特朗普及其之后美国政府的对台军售行为的反制措施改进略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