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春秋至今,美育一直都是一个被重点关注的讨论话题。美育一词从未离开我们的教育范畴和人才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美育的解读和定义,也在不断地深入和改变,美育的功能和影响力在不断地被挖掘和展现。国家在新的背景下,不断的发布新的政策,以推动美育的发展。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法》等。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基础,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逐步成为青少儿教育中的必选项。因此,国家对艺术教育的青少儿受众范围、内容体系和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引出了本文的讨论范畴——公共性的艺术教育。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既是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共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它具备了促进其他公共教育内容的实施、青少儿普遍知识储备的提升、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全球文化交融与和谐发展、全球市场经济活力提升等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其独特的作用关乎教育发展、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等的建设。所以,青少儿的公共艺术教育与其它类别的公共教育共同构成了国家整体的青少儿公共教育体系,是国家整体教育规划中重要的公共事业,其大力开展已经是必然趋势。在21世纪,国家教育、文化、艺术机构等也通过不断拓展和探索工作机能,促进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足,对儿童精神生活的培养需求日益旺盛,因此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功能的艺术机构,艺术市场也愈加活跃,承载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的载体需要适应新形势重新梳理。在本文中,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是指由学校之外的文艺机构、个人、社会团体等针对青少儿所开展的公益性的艺术教育,是提升青少儿全面发展的教育途径。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渠道,逐步增多面对青少儿的艺术教育活动,部分校外艺术教培学校出于经营目的,也逐步参与到青少儿的公共艺术教育中。艺术机构作为艺术行业中专业度和灵活度较高的载体,具有开展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优势,但也面临着自身发展困难、政策和管理缺失、对公众影响力偏小、研究和规划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和艺术机构的作用和现状的研究,结合本人的学术研究和自身实践心得,建议艺术机构从自身完善出发、增强全过程质量控制、争取外部环境支持等方法,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促进青少儿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以杨梅红国际私立美校某校区在某幼儿园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施为例,探讨了本文建议的可实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