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病患儿术后病情危重程度电子化评分系统的构建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liangh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先心病患儿术后病情危重程度电子化评分系统,并对电子化评分系统进行运用和评价。具体包括:①构建电子化评分系统;②验证电子化评分系统与纸质版评分工具的一致性程度及时效性;③细化各危重等级预警分值区间及时间区间  方法:①将需要纳入到电子化评分系统的具体内容归纳整理成建立系统需求,设计计算机程序,构建电子化评分系统;②通过两名评分者对50例CICU的先心病术后患儿使用两种评分工具进行评分同时测算每次评分所用时间。计算差值范围、一致率、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一致性程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时效性分析;③应用电子化评分系统对607例样本进行每小时评分,直至患儿死亡或出CICU。应用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行×列(R×C)表资料的卡方检验等进行一般资料、评分分值的组间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综合生存分析寿命表法等,分析评分分值区间与时间区间。  结果:1、先心病患儿术后危重程度电子化评分系统构建完成。2、①一致性程度验证结果显示两评分工具一致性程度高:同一评分者使用两评分工具对同一患儿进行评分的一致率分别为评分者A:94%、评分者B:96%。ICC分别为0.993(0.988-0.996)、0.990(0.983-0.995),P<0.01。两评分者使用同一种评分工具对同一患儿进行评分的一致率分别为:纸质版评分工具90%、电子化评分系统100%。ICC分别为0.984(0.972-0.991)、1(1-1)。②时效性验证结果显示电子化评分系相对节省了将近2/3的时间。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纸质版评分时间与分值的回归模型Y=2.398X+46.049,R2=0.790。电子系统评分时间与分值的回归模型Y=0.418X+19.829,R2=0.058。3、细化了5级危重等级预警分值区间及时间区间:“Ⅰ无风险”“Ⅱ轻度危重”“Ⅲ中度危重”“Ⅳ重度危重”“Ⅴ极度危重”。  结论:①构建的电子化评分系统,高度还原了纸质版评分工具且具有高度的准确率。②应用电子化评分系统相对纸质版评分在时效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③细化了5级危重等级预警分值区间及对应时间区间,充分运用了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实时动态评分,评估先心术后患儿危重程度变化趋势、预测患儿术后风险、判断患儿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5-氮胞苷诱导人脐带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mesenchyrmal stem cells,hucMSCs)体外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点,并初步揭示诱导分化的可能机制。   方
第一部分、3.0T磁共振全心冠脉增强成像在冠心病冠脉明显狭窄及心肌活性评估中的初步研究   背景:目前3.0T磁共振全心冠脉增强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