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平面外应力系泊钢链环疲劳损伤数值计算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恶劣海洋环境中长期工作的锚链,在风、浪、流等复杂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下,势必会发生磨损损伤、腐蚀损伤等影响锚链强度和安全性能的现象。从载荷类型来说,锚链会受到拉伸、弯曲等不同类型载荷的作用。国内外对受到拉伸载荷作用下锚链的性能研究进行十分广泛,但对承受弯曲载荷特别是平面外弯曲载荷作用下锚链的性能研究则较少。锚链链环在导缆孔位置处,由于浮式平台牵连运动导致其经常会受到平面外弯曲荷载的作用并可能产生破坏。因此,对锚链在平面外弯曲载荷作用下链环的应力特性和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的是锚链在不同平面外弯曲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及接触特性,以及平面外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磨损与腐蚀累积损伤应力分析以及累计损伤疲劳寿命分析,并比较不同平面外弯曲角度下的结果区别。  首先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16.2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别对R4级124mm直径无挡锚链进行不同平面外弯曲角度的力学分析,比较应力分布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不同载荷作用下最大应力近似相同,但在锚链由直线棒体向冠部区域(接触区域)过渡的肩部区域应力分布差异较大,且随着平面外弯曲角度的增加,此区域应力远离弯曲方向的一侧应力值增加明显,另一侧区域则呈现相反变化的趋势。  然后根据Archard磨损理论和微动磨损对锚链的磨损量进行计算,进一步结合锚链的均匀腐蚀速率模型,对锚链长期工作于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和磨损联合作用进行数值模拟。  最后基于修正的S-N曲线,对链环结构的疲劳寿命(结构达到破坏所需的循环次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锚链工作时间的增加其疲劳寿命逐渐减少,对于弯曲角度为2°时平面外弯曲载荷作用下的锚链,在20年时,其肩部区域(远离弯曲方向的一侧)的疲劳寿命随着时间的增加,会小于接触区域的疲劳寿命进而成为最危险的区域。因此,对锚链的疲劳性能研究时,考虑平面外弯曲的作用非常必要。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考察了集聚效应、排序效应与城市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生产率提升、城市出口贸易发展是集聚效应和排序效应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在建或拟建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混凝土坝规模也在扩大,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期设计阶段数值分析的工作量。虽然计算机的单核处理性能不断提高,但
摘要: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笔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时代精神体现在民主、人本、探究、创新、开放、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生命”课堂;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5  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跟上时代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