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选择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作为研究课题有其独具的现实需要和时代意义,因为单一化的制度建设日益完整,特殊性制度建设已经是日臻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必然是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下一步着重解决的问题,于是无论是高校组织还是社会组织都产生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需求。借鉴《黑龙江省青年志愿者工作条例》制定和实施的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和立法实践,推进制度化进程,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指导管理的制度化研究,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监督机制、实绩评估机制及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激励大学生志愿者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研究对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出发,这是本篇学位论文的一个前置性的问题。对选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判断其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文章的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理论阐释。本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即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概念界定包括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及范围的界定;理论依据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寻找依据;实践依据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探索并取得的丰硕成果。第三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的现实困境及根源分析。本部分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中的现实困境的基础上,对产生这些困境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主体、环境及保障三个方面,理清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脉络。第四章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建设思路。这一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上一章具体的分析了问题所在的前提下,本章试图通过笔者自身的研究视角对困境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