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氏乳酸杆菌对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也是目前发现唯一能直接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APC。DCs广泛存在于胃肠道中,是肠道黏膜免疫系统主要的守卫者,在调节黏膜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微生物能影响DCs的分化和成熟,包括肠道乳酸菌。乳酸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多种免疫细胞如DCs和NK,促进其生长和发育。本研究以鸡肠道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L.johnsonii)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鸡骨髓源树突状细胞(Chicken 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ChBM-DCs)的影响。主要从DCs的形态、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情况、吞噬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MyD88/NF-κB信号通路分子和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为获得chBM-DCs,我们选取4-6周龄SPF鸡,取其股骨和胫骨,利用Histopaque-1119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到鸡骨髓源单核细胞,平铺6孔板,加入rcGM-CSF和rcIL-4细胞因子,置于39℃、5%CO2培养箱中诱导培养。诱导培养4 d时,经倒置显微镜观察可看见大量细胞集落形成,培养至6 d时,细胞集落松散贴壁,获得了未成熟的chBM-DCs。将培养至6d的细胞分成3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相等量的基础RPMI-1640;阳性对照组,加入终质量浓度为200 ng/m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试验组,加入经紫外灭活浓度为100μg/mL的L.johnsonii,继续培养24 h。结果显示: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培养1 d和7 d的鸡骨髓源单核细胞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结果显示:第1 d时,细胞表面不表达CD11c和MHC-II分子;第7 d,未刺激组、LPS刺激组和L.johnsonii刺激组细胞表面高表达CD11c,纯度达70%以上;未刺激组chBM-DCs低表达CD40和CD86,细胞处于未成熟状态,而LPS刺激组和L.johnsonii刺激组,CD40和CD86表达量上调,细胞被刺激成熟。经RT-qPCR检测chBM-DCs中CD80、CD86和DEC-205 mRNA转录水平,结果发现,与未刺激组相比,LPS刺激组和L.johnsonii刺激组CD80、CD83和DEC-205的mRNA表达量上调,其中CD83的mRNA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收集诱导培养2 d、4 d、6 d和7 d未经刺激的细胞以及经LPS和L.johnsonii刺激24 h的chBM-DCs,采用中性红检测其吞噬能力,结果显示,鸡骨髓单核细胞经rcGM-CSF和rcIL-4诱导培养2 d、4 d、6 d和7 d后,吞噬能力先增强后降低,第6 d时吞噬能力达到最大;与未刺激的chBM-DCs相比,经LPS和L.johnsonii刺激的chBM-DCs吞噬能力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未成熟的chBM-DCs以及经LPS(200 ng/mL)和L.johnsonii(100μg/mL)刺激成熟的chBM-DCs为刺激细胞,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为反应细胞,分别按刺激细胞:反应细胞为1:1、1:10、1:100的比例进行混合,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显示,经LPS和L.johnsonii刺激成熟的chBM-DCs均能够诱导T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刺激指数随着细胞数的减少而降低。采用LPS和L.johnsonii刺激chBM-DCs,分别于刺激后6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以未经刺激的chBM-DCs作为对照,通过RT-qPCR方法检测TLR2/4/5/15和MyD88/NF-κB信号通路分子等mRNA的转录水平,以观察不同刺激时间L.johnsonii对chBM-DCs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johnsonii在各时间段都能够促进TLR2、TLR4和TLR5 mRNA表达量增加(fold change>1),特别是TLR5,而TLR15 mRNA的表达量下降(fold change<1);与LPS组相比,TLR2在L.johnsonii刺激6 h和12 h后mRNA的表达量分别差异极显著(P<0.01)和差异显著(P<0.05),TLR4在L.johnsonii刺激6 h后mRNA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而TLR5在各时间段mRNA的表达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在LPS组和L.johnsonii组,TLR15的mRNA表达量均低于未刺激组(fold change<1)。同时,L.johnsonii在各时间段都能够促进MyD88/NF-κB信号通路mRNA表达量增加(fold change>1)。采用不同浓度的L.johnsonii(1μg/mL、10μg/mL和100μg/mL)刺激chBM-DCs,于刺激后6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通过RT-qPCR方法检测Th1型和Th2细胞因子、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分析L.johnsonii不同浓度和不同刺激时间对上述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刺激组相比,在各个时间段低浓度L.johnsonii(1μg/mL)刺激的chBM-DCs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XCLi1)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fold change<1);中高浓度的L.johnsonii(10μg/mL和100μg/mL)刺激chBM-DCs后,在各个时间段Th1型细胞因子、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刺激组(fold change>1),而仅高浓度L.johnsonii(100μg/mL)组才能够促进Th2型细胞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fold change>1),LPS组在各个时间段均不能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4)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fold change<1)。高浓度L.johnsonii组在各个时间段IL-12、IFN-γ、IL-1β和IL-6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LPS组(P<0.01)。此外,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量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Th2型细胞因子随着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上结果表明,L.johnsonii能够刺激chBM-DCs成熟,并且以剂量依懒性和时间依赖性方式影响chBM-DCs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同时可以调节Th1/Th2平衡,维持机体稳态。
其他文献
多效生长因子PTN具有促血管生成,有丝分裂原活性等功能,并且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由于其在多种肿瘤中均有表达,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从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天然重链抗体
目的: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3种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分析其对于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包括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及其与不同肺癌之间的关系,
目的:分析大肠癌中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1A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Ciz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Ciz1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研究Ciz1与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
以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引进的2个欧洲荚莲品种“闪光”和“T”为对象,以鸡树条荚蒾为对照,对其生态习性、繁育方法、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黑河地区
目的本论文通过细胞实验研究LAPTM4B基因表达在胃上皮细胞系(GES-1)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共培养后的变化,胃上皮细胞系及胃癌细胞系(SGC-7901)内LAPTM4B基因表达变化对EMT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上皮细胞GES-1过程中整合素β1亚基表达的变化情况,观察整合素β1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上皮细胞时对GES-1凋亡及增殖
电磁能量采集技术通过收集周围环境中分布的电磁信号将其转化为电能,可实现为低功耗电子器件自主供电或续航目的,因环境中分布的电磁信号具有持续稳定、分布范围广等优点,致
目的:回顾性研究内镜结合小骨窗手术对比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价值。同时分析患者脑出血术后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为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中医药诊疗提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菌发酵液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粪便中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40头断奶仔猪(28±2 d),随机分成4个试验组,每个试验
政治演说旨在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外交关系表明立场,阐明主张,它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国情咨文作为美国政府的施政纲领,是政治演说的典型代表,国情咨文涉及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