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对饮食安全的重视,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进一步改革,地沟油事件、苏丹红事件、注水猪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的出现,让当代人对饮食健康和饮食文化的追求有了新的标准,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前食品发展较为热门的话题。就当前市场的食品发展来看,随着当前社会对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日益重视,食用油作为食品的重要调剂,在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共研究问题。以当前市场上食用油的质量情况来看,价格和质量不成比例,食用油的质量参差不齐,各种“以次充好”的食用油在我国特殊国情的前提下,被默认流入市场,而食用油市场缺乏基本审核标准和监督机构的前提下,食用油的“潜在规则”普遍存在,私自制造和回收再利用等的行为无法受到公共监督,“地沟油事件”时有发生。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的清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食用油质量安全方面的质检行为和质监标准为基础,结合现实实践来对清远市的食用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政府监管作用的切实应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前人理论中对“食用油”的探究成果、对“政府质量安全监管”等理念的现有分析为基础,将政府监管理论融合到笔者对清远市食用油使用和研究现状的分析中来,对当前的食用油质量严峻形势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清远市食用油质量安全的研究过程中,笔者搜索了国内外关于食用油质量研究的大量文献和相关资料,并运用了文献综合法、对比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和图表解析法等,在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同时,提炼出我国食用油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思路。此外,针对我国食用油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建立食用油新的标准检测体系、构建健全的食用油整体监管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以食用油制造商、经销商为主体的产品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建议政府调整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食用油质量安全的科研投入等,最后,从法律保护和监管角度出发,建议扩大宣传来提升消费群体的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