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用菌”在日常生活中通俗地称为“蘑菇”,是一类能提供药用、食用和药食两用,含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天然大型真菌。日常生活的食用菌有竹荪、香菇、茶树菇、双孢蘑菇、平菇、黑木耳、银耳、金针菇、杏鲍菇等。自古以来,人类对它们就有着最早的利用和长久的认识,食用菌具有两低一高的特点,即低能量、低脂肪、高蛋白,因此被人们称为“健康食品”1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菌盖为子实体顶端网格状部分,中国药典有记载,其成分有增强免疫、抑菌、抗炎、消肿和清热化痰的作用。竹荪菌盖干品因不规则的网格外形又称“植物毛肚”。本文应用溶剂提取萃取、硅胶柱层层析、制备薄层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氯仿:甲醇=1:1,v:v)过滤、重结晶等技术,结合质谱、核磁共振等色谱数据分析,在红托竹荪菌盖中共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其中2个为甾类化合物,即:麦角甾醇(Ergosterol),过氧麦角甾醇(Ergosterol preoxide),其他4个化合物为尿嘧啶(Uracil),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nic acid),油酸甲酯(Methyl oleate)和脑苷脂A (CerebrosideA)。2西安市售10种食用菌子实体脂肪酸组成的研究1)以氯仿:甲醇(2:1,v:v)混合溶液作提取溶剂时,索氏提取得到的花菇等西安市售的10种常见食用菌粗脂肪酸含量在的2.70%~4.27%,其中杏鲍菇所含脂肪含量最高,达4.27%,银耳含量最低,仅有2.70%。2)西安市售10种蘑菇子实体中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由GC-MS分析,共检测到30种脂肪酸。金针菇的脂肪酸种类最少,为8种;双孢菇的脂肪酸种类最丰富,为17种;在花菇、银耳中有10种脂肪酸;在真姬菇中有12种脂肪酸;香菇中有13种;平菇中有14种;黑木耳和杏鲍菇中有15种。3)食用菌脂肪酸组成各具特点,已知脂肪酸碳原子数有偶数、奇数,有饱和、不饱和脂肪酸。银耳不饱和脂肪酸的比率最高。同时黑木耳(9种)、双孢菇(11种)2种食用菌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种类最多。其中金针菇中亚油酸含量较高,达44.52%,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其次是茶树菇。亚麻酸(C18:3)含量以真姬菇和杏鲍菇最高,约20%以上,从必需脂肪酸的食用角度来看,其他食用菌虽然也含有不同量的粗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但均不如二者。4)P/S值、(S/M/P)值:P/S值结果是:银耳最低:真姬菇和茶树菇为最高。脂肪中各种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应为SFA:MSFA:PSFA (S/M/P)等于或接近于1:1:1。茶树菇、真姬菇和香菇三者的S/M/P值比较符合中国营养协会的膳食指南脂肪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