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加工工序,相较于其他茶类,保留了大量的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等营养成分。白茶具有消炎、杀菌、抗病毒及抗氧化、抗突变等功效。本研究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来研究白茶提取物(WTE)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功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白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建立福州麻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不同药物作用前后均取静脉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DHBV DNA含量及ELISA法检测鸭γ-干扰素(IFN-γ)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WTE对DHBV的抑制率最高可达73.7%(拉米夫定对照组最高抑制率为88.9%),在一定范围内给药剂量越大抑制率越高,且其停药后反弹效果较拉米夫定不明显。ELISA检测发现,WTE处理组鸭体内的IFN-γ含量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说明其可能通过促进机体内的干扰素分泌来抑制肝炎病毒。2、体外抗人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采用MTT法检测WTE对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并通过ELISA测定WTE处理前后HBsAg和HBeAg的变化。结果显示:①WTE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仅为665.5μg/mL,提示WTE对HepG2.2.15细胞具低毒性。②WTE各组给药后,HepG2.2.15细胞系HBsAg和HBeAg的浓度与空白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说明WTE对HBsAg和HBeAg表达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WTE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可达40.70%,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可达39.94%(浓度为200μg/mL);阳性对照组3TC对HBs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为53.42%,对HBeAg表达的抑制率最高为56.32%(浓度为20μM/mL)。HepG2.2.15细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