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依恋游戏为自变量,社会自立-社交行为为因变量,探讨依恋游戏对小班幼儿社会自立-社交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一为实验研究,采取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在某个公立幼儿园的三个平行小班发放《3-6岁儿童社会自立-社交行为问卷》,家长填写问卷后,获取幼儿的前测得分。然后按照家长自愿参与依恋游戏的原则,从中确定20名得分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的幼儿,依据其社会自立-社交行为得分,运用匹配法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8周的依恋游戏干预,且在干预结束及其2周后,家长再次填写问卷获取被试的后测与追踪分数。研究二为个案研究,采取单被试A-B基线实验设计。通过《3-6岁儿童社会自立-社交行为问卷》,从两个平行小班中选取教师和家长评分都低于班级平均值的幼儿,再结合教师与家长访谈及研究者观察,最终确定4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4名个案进行为期14周的研究,其中A-基线阶段为4周,B-干预阶段为8周,追踪阶段为2周。研究者每周都会通过《小班幼儿社会自立-社交行为观察表》对幼儿进行观察,再结合教师与家长访谈结果,综合对这4名个案的社会自立-社交行为情况进行客观评估。最后,在干预结束及其2周后,家长和教师再次填写问卷获取4名个案的后测与追踪分数结果:(1)通过组内差异比较,实验组的后测与追踪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追踪和后测得分无显著差异。以前测分数为协变量,通过协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实验组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2)通过对4名个案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表明:3名幼儿的社会自立-社交行为水平有明显提高,1名幼儿无明显提高。结论:依恋游戏干预方案能促进小班幼儿社会自立-社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