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建设城市森林迫在眉睫。植物群落的建立是城市森林的建设的基础,因此近自然植物群落的研究对建设城市森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亲和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楠(俗称楠木)是优良的用材林、生态林和庭园绿化树种。近年来湖南等亚热带地区的城镇绿化中开始推广这一树种。但是在园林绿化中不因地制宜、盲目运用的现象相当严重,结果是死亡率高或生长不良,没有起到景观和生态效果。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在城市园林应用中推广这一优良树种,营造自然的植物群落效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闽楠天然林群落和城市人工闽楠群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内容共分4部分,1:阐述城市近自然群落设计的原理及方法,分析城市各种绿地近自然群落的应用特点;2:对天然闽楠群落物种结构与多样性进行基础研究,为其在城市园林景观的应用提供依据,3:分析城市中闽楠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成败因为,为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4:集合二、三部分有用信息,遴选适合城市园林应用的闽楠景观群落。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群落空间结构分析表明:闽楠天然林群落结构明显。乔木层分为三层,主要优势种集中在5m-10m及11m-15m之间。闽楠林群落植物组成种类丰富。经调查统计,四个闽楠林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99科205属274种。一个900m2的楠木林群落内,植物种类平均达110种,乔木层物种均达10种以上。
(2)从闽楠林种群结构特征、数量特征、空间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群落稳定性、等群落学特征分析表明:闽楠林具有高物种多样性、稳定性等特征,群落属增长类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
(3)对闽楠生态习性研究表明:闽楠喜温暖、湿润、光照中等、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城市中大多地段不能满足上述环境条件,所以在城市中栽培的闽楠一般生长较差,或没有成功。
(4)为将自然植物群落引入城市绿地,重构城市的自然景观系统,构建符合生态学原理、种群多样、结构复杂、竞争自由的理想群落景观。本文探讨了建立城市“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的设计方法、原理、基本步骤及实施技术。并提出了闽楠近自然群落的配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