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亨(Elliot D.Cohen)是美国哲学践行活动的创始人之一,基于逻辑的治疗是柯亨提出的哲学践行的一种方式。本文是对柯亨的逻辑治疗理论的阐述与分析,主要是介绍逻辑治疗的背景因素以及逻辑治疗的内容,对逻辑治疗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另外,笔者对逻辑治疗与思想分析进行了比较与分析,阐释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逻辑治疗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哲学践行运动中的一种具体方式,它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帮助来访者澄清构成论题的概念、分清思想层次、找出认知中的冲突或者谬误,以此消除来访者的困扰。柯亨的逻辑治疗思想来源于心理学的ABC理论,并且与实践三段论和哲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受亚里士多德实践三段论的影响。柯亨认为,人的任何实践性结论都可以由前提推导出来,所以这种推理也可以通过三段论来更加清晰的呈现。由于ABC理论结合了哲学的因素,所以柯亨也非常重视哲学的治疗作用。实践三段论与哲学是逻辑治疗思想的促成因素。柯亨认为人们之所以得出某个情绪性的结论是因为人们会自发地把一些事实和一些信念所组成的前提进行推理,所以治疗的第一步便是运用逻辑的工具层层深入的分析出来访者的困惑的根本原因。治疗师可以将来访者的不完全或者省略的推理还原成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完整规范的三段论推理,在整个还原过程中试图找出来访者困惑的原因,这些原因或者是来访者进行了无效的推理,比如肯定后件式的推理,或者是认知上的冲突和谬误造成的。柯亨总结出了 11种谬误用以概括来访者认知上的原因,以便为来访者找到与谬误相对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哲学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人的意志力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来访者也应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肌肉”,这样才能更加理性的去实践已经找到的哲学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随着哲学践行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分析哲学路径下的哲学践行派别,也就是主张思想分析的派别。笔者之所以要在本文提到思想分析,是因为逻辑治疗与思想分析有一定的联系,二者都主张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来访者的认知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来访者认知中的冲突,但二者也有原则上的差别,比如在“价值中立原则”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差别。逻辑作为最基础的分析工具,可以被更加有效地运用到治疗之中,逻辑治疗和思想分析可以更加广泛的应用逻辑的成果,以便更加有效地、客观地解决来访者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