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发展的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着弱势群体这一问题,而环境弱势群体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恶化而产生的又一弱势群体。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而相关政策与法律的失衡,导致环境弱势群体产生,尤其是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环境弱势群体更为众多。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环境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我国政策法律的不足,为相关政策法律的完善提出建议,减少环境弱势群体的范围。本文正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环境弱势群体的基本理论。本部分主要对弱势群体以及环境弱势群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环境弱势群体权益受保障的相关理论,包括法律上的平等权与特殊保护的关系、环境公平与环境正义的基本理论、环境权与生存权、权益损害救济原则以及和谐发展观的理念。第二部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产生的因素。本部分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政策法制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第三部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与权益受侵害现状。本部分主要针对我国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现状与受侵害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保护农村等环境弱势群体环境权益势在必行。第四部分,我国环境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建议。针对我国环境弱势群体权益受侵害有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加强环境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环境教育、培养环境意识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