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理应激与糖脂代谢的关联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巨大挑战。目前公认的GDM的危险因素,如产妇年龄≥35岁、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和既往GDM史,在近一半GDM患者中并不存在。妊娠使孕妇处于较高程度的应激状态,形成孕妇特有并且复杂的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心理应激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提高血液中抑制胰岛素分泌和升高血糖水平的反调节激素的浓度而导致葡萄糖耐受不良。怀孕期间包括GDM在内的糖脂代谢异常发病率的上升,在已知的GDM高危因素外孕期心理应激或许可以作为GDM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和潜在的干预目标,因此关注这些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给予孕妇常规的心理咨询与疏导,将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研究目的与内容:(1)对妊娠早期血脂指标与GDM关系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更好开展孕期妇女保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2)了解妊娠女性孕早期心理应激水平及睡眠质量,收集其静脉血检测血浆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结合人口学特征,分析各心理应激指标间的相关性;(3)分析不同孕期孕妇的压力知觉与睡眠情况变化,探讨孕期心理应激与妊娠期的血糖、血脂水平及GDM发生风险的关系。研究方法:(1)Meta分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所有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血脂水平与GDM的原始文献资料,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2月。中英文检索词分别为:“GDM”或“妊娠期糖尿病”,“血脂”或“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或“低密度脂蛋白”或“高密度脂蛋白”;“GDM”,“gestational diabetes”and“lipid”or“dyslipidemia”or“cholesterol”or“triglyceride”or“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or“LDL-C”or“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or“HDL-C”。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文献质量评价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Stata/MP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选择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为合并效应量进行分析。纳入研究采用I2进行异质性检验,对可能的异质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采用Egger检验对发表偏倚进行评估。(2)本研究设计包括横断面研究以及在队列基础上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9年4月至12月在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妇幼保健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孕妇。调查人员向符合入选条件的孕妇发放《孕产妇健康问卷》,结合孕产妇保健手册及孕妇信息登记表可以获知的相关内容有:一般人口学资料、妊娠意愿及孕前检查情况、孕期知觉压力、睡眠情况等。压力知觉情况的评价采用14条目的压力知觉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孕妇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对入组孕妇开展孕晚期(孕35周至分娩前)电话随访,包括孕晚期孕妇压力知觉情况、睡眠情况及GDM、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贫血等围产期疾病的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研究方法,分析妊娠早期孕妇的压力知觉、睡眠情况,分析比较不同压力水平及不同睡眠质量下孕妇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压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对压力知觉量表和睡眠量表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5-HT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压力知觉水平以及睡眠质量下孕妇人群中5-HT水平的差异,探讨压力水平、睡眠质量与5-HT水平的关系。以孕晚期随访发生GDM孕妇为病例组,根据病例组的年龄(±2岁)按照1:3的比例从队列中未发生GDM的孕妇中为其匹配对照组,开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孕期压力知觉、睡眠质量与血糖、血脂水平以及GDM发生风险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1)Meta分析:最终纳入文献72篇,共得到14621例GDM患者以及46692例健康对照。TC、TG、HDL-C、LDL-C与GDM的关联性分析研究分别纳入66、71、40、38篇文献,合并效应量WMD值及95%CI分别为0.291(0.223,0.359)、0.369(0.357,0.412)、-0.119(-0.179,-0.058)和0.203(0.158,0.249),结果均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孕早期高水平的TC、TG和LDL-C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而高水平的HDL-C会降低GDM的发生风险。(2)研究现场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符合纳入标准孕妇390名,剔除信息不完整20名,最终本次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370名。孕妇的年龄均集中在25~35岁,平均年龄为(29.90±4.16)岁。本次研究的370名孕妇压力知觉量表的总体得分为(2~37)分,平均得分为(20.04±7.00)分。研究中低压力感知组孕妇共266例,占71.9%;高压力感知组104例,占28.1%。压力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文化程度是高压力感知发生的危险因素,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孕妇高压力感知的发生风险较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孕妇高2.37倍(OR=2.37,P=0.002),既往有不良妊娠史增加孕妇高压力感知的发生风险,是既往无不良妊娠史孕妇的1.83倍(OR=1.83,P=0.019)。本次研究的370名孕妇PSQI得分为0~15分,平均(5.73±2.55)分。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紊乱三个维度,它们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01±0.89)分、(1.21±0.51)分和(1.79±0.93)分,均大于1。孕妇的睡眠质量较非妊娠人群明显下降,具体睡眠问题表现在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紊乱、日间功能紊乱等。PSQI得分>7分的孕妇85例,孕妇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3.0%。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次以及压力知觉情况与孕妇睡眠障碍的发生有关,经产妇睡眠障碍的发生风险是无分娩史孕妇的0.53倍(OR=0.53,P=0.018);高压力感知的孕妇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低压力感知孕妇的2.11倍(OR=2.11,P=0.005)。本次研究的370名孕妇血浆5-HT的水平的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为384.28(285.01-506.96)ng/ml。不同年龄组之间孕妇血浆5-H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初孕人群中血浆5-HT水平和非初孕人群的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产次孕妇人群中5-H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压力感知状态以及是否存在睡眠障碍人群中,5-HT水平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3)以孕晚期低压力感知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压力感知水平在调整混杂因素前后与GDM之间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孕早期、孕晚期压力知觉水平变化得到孕期压力知觉四种变化情况,即压力均低、压力上升、压力改善和压力均高。孕期压力知觉水平上升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参照组的5.09倍(95%CI:1.25~20.83,P=0.023)。孕晚期GDM组孕妇睡眠量表总得分(8.43±4.15)显著高于非GDM组(4.96±2.65)(t=-5.149,P<0.001)。从睡眠量表的各维度来看,除睡眠潜伏期维度得分在两组孕妇间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维度GDM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GDM组(P<0.01),其中以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紊乱三个维度平均得分在两组间差异较大。夜间睡眠时间不足7h可以增加GDM的发生风险,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前后睡眠时间<7h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对照组的5.67倍(95%CI:2.25~14.30,P<0.001)和4.37倍(95%CI:1.62~11.76,P=0.004)。有睡眠障碍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对照组的9.71倍(95%CI:3.68~25.62,P<0.001)和9.55倍(95%CI:3.34~27.26,P=0.004)。孕期睡眠质量下降和均较差都可以增加GDM的发生风险,调整混杂因素前后孕期睡眠质量下降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参照组的9.75倍(95%CI:3.23~29.48,P<0.001)和9.87倍(95%CI:3.03~32.14,P<0.001);调整混杂因素前后孕期睡眠质量均较差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是参照组的9倍(95%CI:2.23~36.40,P=0.002)和7.77倍(95%CI:1.59~38.05,P=0.011)。研究结论:(1)Meta分析证据显示孕早期高水平的TC、TG和LDL-C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而高水平的HDL-C则是GDM的保护因素。(2)孕妇高压力感知的发生率达到28.1%,低文化程度以及不良妊娠史是引起高压力感知的危险因素。妊娠期女性较正常成人普遍存在睡眠质量差问题。孕妇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3%,初孕以及初产孕妇中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睡眠特定问题主要在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和日间功能紊乱。高压力感知水平的孕妇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3)孕晚期GDM组压力知觉紧张感较非GDM增加;睡眠情况较非GDM组变差。压力感知水平的上升、睡眠质量变差均可以增加GDM的发生风险。睡眠时长≥7h是GDM的保护因素,睡眠时间<7h的孕妇发生GDM的风险相比睡眠时长≥7h孕妇显著升高。
其他文献
地理编码可将地址描述转化为经纬度信息,从而实现地址在地图上的标注,是警用地理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为智能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数据保障。警情地址是对于各类治安事件发生地点的记载,一般来源于一线民警接到的报案数据,是警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理编码的最主要地址形式。为了实现警情地址的地理编码,本文对地理编码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结合警情地址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基于地址标准化和检索匹配的地理编码方案,从以
目的:比较加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模式应用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加速康复外科策略组和传统围术期管理策略组按照入组和排除标准分别纳入70例前列腺癌患者。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病史(糖尿、高血压)、术前部分检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使用数据采集设备可以获取到越来越完整的交通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技术能够帮助用户以视觉的形式从复杂海量数据中提取可用信息,实现数据的有效分析。因此,通过地图与可视化组件加速交通数据分析过程,以支持人对交通态势的认知与决策是交通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根本目标。本文以该目标为导向,融合多学科的理论,研究了适用于交通领域的理论分析模型与数据表征方法。针对目前交通数据可视分析的不
学位
目的:对中国女性群体的阴道松弛症(vaginal laxitysyndrome,VLS)进行现况调查,分析探讨各因素与VLS之间的关系,为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弥补阴道松弛症相关研究的空白。方法:首先设计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病史信息、女性性功能量表、阴道健康指数表。发放问卷后,收到合格问卷共456份。整理数据,将问卷编号后把其中问题整理为26个变量,并定义变量,将数据录入,用SPSS24.0软件进
目的:分析江苏省胃癌的流行现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及生存情况);了解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拟定胃癌临床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以及制定胃癌防控策略提供精准的依据。方法:1、利用江苏省疾病预防中心2006-2015年胃癌登记数据,计算2015年江苏省分城乡、性别及年龄组胃癌粗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中标率)、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世标率)、累积发病(死亡)率(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已是全球范围内第二致死原因。房颤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增加3至5倍,且合并房颤的缺血性脑卒中者比无房颤者功能障碍更为严重,致残率、致死率更高。而房颤与左心房的大小、心室率的控制密切相关,近些年关于心脏相关参数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存在争议。由于房颤伴发的脑卒中常常梗死面积大、病情重,因此前循环非腔隙性梗死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可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
学位
学位
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着如何优化分配宝贵的资本、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是进行有效及有利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本文通过建设性的讨论,建立了对服务系统的效率及效益的概念,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理解。其次,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综述,可知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The Multi Criteria Decision Making,MCDM)是一种合理的方法,比原始性能衡量方法(pri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