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教的传承——从徐汇中学看耶稣会在上海徐家汇地区的文化事业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耶稣会,是天主教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修会,在中国,它富有开拓性地文化传教,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作为近代耶稣会传教的中心,徐家汇至今仍然保留了一大批一百多年前耶稣会士创办文化事业的痕迹。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徐汇中学创办于1849年,被誉为我国西洋办学第一校。它是我国境内第一所按西洋办学模式创办的学校,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首开我国西方科学人文教育的先河,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1849年法籍耶稣会士在上海徐家汇收容中国难民儿童及教友子弟开始启蒙授课,1850年正式取名圣依纳爵公学,亦称徐汇公学,1931年更名为徐汇中学,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一度任为校长。1953年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定名为上海市徐汇中学。作为耶稣会文化事业的一部分,徐汇中学在耶稣会的文化传教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徐汇中学历史发展变迁的考察,初步探讨近代中国教会中学教育建立的历史背景,展示十九世纪中叶中国教育制度遭遇到的困境与教会中学教育得以建立发展的原因,初步揭示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主持的徐家汇教育文化事业之特点,以及与上海近代社会变迁之关系,对中国近代社会之贡献,以及它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之角色。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企业本质的探究与理解,揭示作为社会组织的企业责任的丰富内容;企业责任由经济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转变,是企业在人类现代性文明进程中发展的必然,亦是人们对于企业责任认
马克思对现代技术的反思源自他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批判,其中对于现代技术与资本间多重关系的分析是它的核心部分。本文主要围绕技术与资本间的关系这个中心问题,以马克思对现代机
本文旨在研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对历史主义的批判,并以此为基础澄清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的原则性区别。文章由导言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历史
本文的主题集中在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几个要点和从伽达默尔游戏思想延伸而来的实践意义。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伽达默尔游戏理论的哲学研究已经相当丰富,并且对伽达默尔的
韩康伯是东晋著名易学家、玄学家,其流传下来的主要著作有《系辞注》、《说卦注》、《序卦注》、《杂卦注》以及《辩谦论》。韩康伯在易学上主要继承了魏王弼以义理解易的思想
技术创新效率是技术创新成败与否的重要指标。而技术创新效率高低是由众多影响因素共同决定。因此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就成为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的必经之路。由于技术
本文主要探讨心灵的自由与力量问题,分析处于心灵的奴役状态的人达到自由的障碍。结合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与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探讨人的心灵自由的处境与可能性;并分析外部世界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