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milton-Waterloo问题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xun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的2-因子分解是图论与组合的一类重要研究对象.令Kv*表示完全图Kv(v为奇数)或K—I(v为偶数),其中I为Kv的一个1-因子.Hamilton-Waterloo问题是:给定两种不同的2-因子F1和F2,是否存在Kv*的一个2-因子分解,使得其中α个2-因子同构于F1,其余的β个2-因子同构于F2?当F1和F2中的圈长均一致,且分别为m和n时,对应的Hamilton-Waterloo问题记为HWP(v;m,n;α,β).该问题的研究源于1995年,之后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成为近期图论与组合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在直接构造中引入了代数方法,主要通过引进代数结构,包括差矩阵、凯莱图等,推广了循环差族和Bose的“混差法”的思想,使得设计的区组集可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具有不同的自同构.二是在递归构造中引进新的组合方法,利用几乎可分解圈系统、圈支架、不完全设计等组合结构给出了一系列新的HWP(v;m,n;α,β)解的递归构造方法.本文的第一类主要结果是关于几乎可分解圈系统的存在性.若v阶kk-圈系统的边集可被划分为(v-1)/2个几乎平行类和一个半平行类,则称之为v阶几乎可分解的kk-圈系统.我们完成了圈长为奇数的几乎可分解圈系统存在性的证明,并对圈长为偶数的情形部分地回答了 2010年《Combinatorica》上Lindner等人提出的一个公开问题.本文的第二类主要结果是关于Hamilton-Waterloo问题解的存在性,得到以下结果.对圈长较小的情形,完全解决了 HWP(v;3,n;α,β)解的存在性,其中n ∈{4,5,7};对圈长均为奇数的情形,几乎完全解决了 HWP(v;k,2kt+1;α,β)(kk为奇数)解的存在性问题,改进了 Burgess等人关于HWP(v;m,n;α,β)解的现有结果;对圈长含偶数的情形,几乎完全解决了 HWP(8mt;8,m;α,β)解的存在性.
其他文献
对B介子衰变过程的研究属于有效哈密顿量和QCD因子化理论的交叉研究领域,对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与寻找新物理信号起着重要作用,是粒子物理理论和实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B介子衰变的研究涉及多个能标的物理,算符乘积展开与因子化理论是基本的研究方法:做算符乘积展开并积分掉重的规范玻色子(W±和Z0)和顶夸克,得到低能有效哈密顿量。Wilson系数通过完整理论与有效理论的匹配抽出,而算符矩阵元的计算则有赖于因
星系并合后所形成的超大质量双黑洞是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理想实验室,本文主要探讨了超大质量双黑洞的旋进阶段时与周围吸积盘的相互作用。本文首先推导出了包含辐射阻尼力的双流体的单流体相对论磁流体力学描述的方程组,该方程组可应用于等离子体的时间空间变化极大的情况。然后研究了中等质量比和同等质量的处于引力波辐射主导地位的双黑洞对吸积盘的影响及使用code PHANTOM对非相对论流体力学吸积盘的演化进行了模拟。
众所周知,非线性微(积)分方程在微分几何、应用科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对非线性系统的完全求解是非常困难的,但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非线性系统,许多学者仍找到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因此,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考虑几类非线性微(积)分系统解的定性性质,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椭圆型问题解的存在性、稳定性及衰减估计;第二部分是一类浅水波方程尖孤子解的存在性和稳定性.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简称AGN)是中心存在猛烈活动现象或剧烈物理过程的活动星系或活动星系核心的统称。AGN是星系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许多星系的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SMBH),物质不断被吸积到SMBH上驱动了 AGN活动,并促使黑洞迅速成长。星系中剧烈的恒星形成活动也伴随着星系结构(如核球
前人对先秦两汉时期的林木的分布、种植、利用等,都有相应的研究成果。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未能厘清。本文结合先秦两汉时期出土文献、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对这一时期天然林木的分布及其变迁、人工植林的发展、林业职官的设立、社树崇拜以及林木在生活中的运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考察内容涉及先秦两汉时期自然史、历史地理、科技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领域。孢粉、考古及历史文献等资料显示,先秦秦汉时期,我国林木分布广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或缺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对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准确认识,是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的基础。土壤空间分布信息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因此,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获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推测性土壤制图是当前获取土壤空间分布信息的主流方法,土壤-环境关系的获取是推测性土壤制图的关键问题。在推测性土壤制图中,用于获取土壤-环境关系的数据源主要分为三类:野外样点、已有土壤图、土壤专
目的:分析调Q激光治疗咖啡斑的疗效及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咖啡斑患者82例,年龄0.17~36岁,平均(16.2±10.7)岁。采用调Q翠绿宝石激光或调Q Nd:YAG激光治疗,记录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位皮肤科医师通过临床治疗前后照片评估其疗效,通过统计学分析性别、年龄、治疗次数、皮损的颜色,边缘是否规则、光滑和皮损面积是否影响其疗效。结果:82例患者,完成1~7次治疗,平
期刊
农业作为人类活动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灌溉方式的农田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全球粮食的安全生产,尤其是缺水地区的粮食安全生产。目前,约占全球耕地面积16%的土地上生产了人类30%-40%的粮食,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收入与灌溉农业相关。与此同时,灌溉也消耗了大量的洁净淡水资源,2000年人类从地表和地下抽取了大约2600 km3的洁净水用于灌溉。当前,农田灌溉用水量依然占到人类取水
在滤波器电路的设计中,对设计新型滤波器电路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有利于电路开发的综合设计。网络变换是一种较为方便的系统方法,从现有的电路获得新的功能设计方案,因为每一种转换技术都可以应用于许多电路,可以获得想要的功能或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合成电压模式通用滤波器系统综合方法,即节点导纳矩阵扩展方法。获取节点导纳矩阵是一种系统方法,从传递函数综合有源滤波器电路,而在这之前不需要了解有关电路形式
植物SNARE(soluble N-ethylmaleimide-sensitive-factor attachment protein receptors)蛋白介导囊泡运输的膜融合过程、促进胞质分裂、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与离子通道蛋白互作以及非生物胁迫和抗病性响应等。水稻SNARE蛋白基因OsSNAP32是由本实验室通过电子克隆方法从高抗稻瘟病水稻地方品种黑壳子粳中克隆的,编码蛋白含有Q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