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全国各级各类教研组织相继成立,在创造性的时代背景下,教研人员专业化、教研模式多样化、教研主题聚焦化成为教研工作越来越明确的需求。为了应对紧迫的学前教育专业需求,明确教育教研与业务培训的职责划分,A区于2018年5月成立学前教研中心,在原来盟园的基础上成立盟级教研联合会,督促各公办园成立教研组(教研坊),建立三级教研网络,开展日常的教研活动。在三级教研网络运行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幼儿园的园长和教师表示本园的教研活动相比之前更加规范,取得良好的成效;但同时出现教研责任不明确、教研支持力度不够、教研工作量大压力大等问题。为了更充分地了解A区三级教研网络的运行机制和实施现状,调查不同群体在教研大环境下的专业诉求和发展现状,笔者在三次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开展全面调研。本次研究紧紧围绕“什么是三级教研网络”、“为什么要实施三级教研网络”、“三级教研网络的成效”、“三级教研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根据对教师的调查,以及对教研员和园长的访谈,可以发现A区三级教研存在以下特点:1.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多,教师队伍年轻化;2.不同教研群体对三级教研的成效及引领力的认知存在着较大差异;3.教研内容的实效性较强,教研的目标比较明确;4.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比较高;5.教研成果的落地效果较好;6.三级教研有追踪机制;7.大部分幼儿园注重特色发展。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三级教研网络也存在着如下困难:1.教研工作量较大,教师的教研压力比较突出;2.缺乏有经验的专业研究人员引领;3.教研活动与业务学习分工不明确,在局部范围内出现推诿现象和消极情绪;4.幼儿园的特色发展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5.教研主题分散,教研的内容缺乏稳定性等。通过对当前三级教研网络出现困难的原因分析,笔者结合对教师的开放性问题调查和对教研员、园长的访谈进行分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整,并以期推动A区三级教研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1.加大对教研的支持力度,提高园领导的重视程度;2加强教师培训,创新培训形式。3.增强进园指导的实效性;4.明确分工内容,简化工作事项;5.挖掘教研深度,加大交流力度;6.形成合理的教研体系和长效机制7.促使教研主题、目标和内容的清晰化;8.保证教研时间,规范教研行为;9.细化教研成果,落实教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