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源类PM<,2.5>和PM<,10>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环境污染物,并且在环境中具有累积效应,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在全面综述和分析国内外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研究动态基础上,建立了污染源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布点采集了济南市8类典型污染源样品,分析了多环芳烃的污染水平,为济南市开放源类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评价和大气颗粒污染物来源解析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污染源中多环芳烃样品的采集、分离和分析技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再悬浮采样器采集PM2.5,利用振筛机采集PM10,采用索氏萃取并采用L12(6*22)正交实验优化索氏提取条件→旋转浓缩→硅胶层析纯化→氮吹定容,利用色.质联检(CC/MS)在S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得出分析结果,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检测限低。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际调查,采集了济南市8类主要开放源类污染源(钢铁尘、建筑尘、道路尘、拆迁废料、黄河沙、扬尘、土壤尘、粉煤灰)样品,应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分析了8种污染源中的多环芳烃。比较了8类排放源间PAHs总量,结果是:相同质量粉尘中PM2.5中多环芳烃的总量高于PM10,说明多环芳烃主要聚集在小颗粒物上;不同种类污染源排放物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含量较高的是钢铁尘和道路尘,这说明化石燃料是多环芳烃的主要排放源;样品中,苯并(a)芘的含量与PAHs总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PM10颗粒物中BaP浓度与其多环芳烃总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9925;苯并(a)芘等效致癌浓度(BaPE)较单一的苯并(a)芘浓度能更好的指示由多环芳烃引起的污染源颗粒物的致癌性;对分析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钢铁尘、建筑尘、道路尘、拆迁废料、黄河沙、扬尘、土壤尘、粉煤灰8类污染源的多环芳烃源成分谱,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排放水平、轮廓图特征进行了比较,差异显著,结果如下: (1)钢铁尘中荧蒽与二苯并(a,h)蒽含量较高,荧蒽在PM10与PM2.5样品中分别占多环芳烃总量的18.84%和21%,但由于致癌性较强的FluA、InP、DbA的含量较高,所以对人体危害较大; (2)拆迁废料中茚并(1,2,3-cd)芘含量较高,在PM10与PM2.5样品中分别占多环芳烃总量的33.76%和27.5%; (3)建筑尘中萘与菲的含量较高,在PM10与PM2.5样品中分别占多环芳烃总量的28.06%、31.19%和27.49%、31.15%,二、三、五环的多环芳烃为主要污染物,在PM10与PM2.5中分别达86.71%和84.89%; (4)道路尘中强致癌性物质茚并(1,2,3-cd)芘与二苯并(a,h)蒽的含量较高,在PM10与PM2.5样品中分别占多环芳烃总量的25.85%、46.01%和24.88%、47.18%,高环数的多环芳烃占的比重较大,在PM10与PM2.5分别达79.63%和79.5%; (5)黄河沙中茚并(1,2,3-Cd)芘与苯并[K]荧蒽的含量相对较高,在PM10与PM2.5中归一化浓度分别高达18.59%、17.57%和18.58%、17.35%; (6)粉煤灰中二苯并(a,h)蒽与苯并(ghi)苝的含量较高,在PM10与PM2.5样品中分别占多环芳烃总量的23.31%、21.98%和23.89%、21.12%;五、六环的多环芳烃占的比重较大,在PM10与PM2.5中分别高达74.95%和74.56%; (7)土壤尘中萘、苯并(b)荧蒽与苯并(a)芘的含量较高,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几种物质中,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归一化浓度高低交错;五环多环芳烃含量所占比重最大; (8)扬尘中二苯并(a,h)蒽和茚并(1,2,3-cd)芘的含量较高,在PM10与PM2.5样品中二苯并(a,h)蒽的含量所占比重较大,其强致癌性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苯并(b)荧蒽与苯并(k)荧蒽,苯并(a)蒽与屈这些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归一化浓度相差不大:三、五、六环多环芳烃含量极大,在PM10与PM2.5中总百分比浓度分别占89.89%和89.68%。 济南市环境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颗粒污染物,济南市PM10来源解析的结果表明,开放源类是济南市大气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探明济南市开放源类PM2.5和PM10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情况及其浓度值,建立源与环境空气质量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为济南市大气颗粒污染物来源解析提供基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论文研究还可以为济南市开放源类污染物调查及其危害性评价以及大气污染物复合污染和健康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对隧道塌方荷载的预测是隧道工程中重要课题之一。隧道塌方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工程灾害。而隧道稳定性往往是工程建设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隧道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长,不仅导致了资源和土地的浪费,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将成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其平面布置灵活,抗侧刚度大,是设计者较为常用的一种结构体系。目前框架结构中的剪力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者钢框架。钢
随着环境水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得到国内外学术专家、环保工作者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污水排放标准不断严格化,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以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逐渐转变为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脱氮除磷已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强化生物除磷(EBPR)是污水除磷的有效而经济的方法,但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由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聚糖菌(glycog
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建筑结构经常会遭遇超过其设防烈度的强烈地震作用,使得结构的破坏非常严重。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层能够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
目前,混凝土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得到的试验成果又往往受到试验条件、环境以及材料本身复杂性的影响,试验成果的离散性
水库岸边滑坡是库区水岩作用导致的一类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而库水位变化是影响滑坡体变形破坏的一个主导因素。开展水库运行过程中库岸稳定性的定量研究,对水库型滑坡的预测和
电渗法被认为是处理高含水量、低强度、高压缩性软土很有前途的方法。我国沿海、沿河广泛分布的深厚软粘土、围海造陆的大量开展,以及日益重要的环境岩土工程,都为电渗法提供
钢管混凝土最突出的优点是钢管对核心混凝土产生紧箍力,使得混凝土三向受压,从而限制和延缓了混凝土微裂缝的开展,抗压强度大为提高,塑性和延性得到改善,因此很适合做为轴心
随着人们对建筑美学的不断追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施工技术的逐步完善,空间网格结构中较为常见的规则曲面造型,如柱面、球面、椭球面,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