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应用时空对比法,多层次多指标分析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人工绿洲土壤的理化性质,探索人工绿洲进程(1980-2008a)土壤质量演变情况。分析结果如下:(1)土壤(0-10cm)粗砂含量由1980a的19.7%下降2008a到3.8%;粉粒总含量由11.3%增加到40.7%,粘粒含量0.2%增加到3.0%,土壤粉粘比下降了83.7%,平均每年下降6.7%,粉粘比拟合曲线方程y=1.31375x2-20.558x+97.423,R2=0.9574,呈显著性相关。其他各层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变化相似。(2)土壤表层(0-30cm)有机质与对照相比增量为4.95g/kg,平均每年递增0.18g/kg,年增长率为13.4%;表层土壤全氮量与对照年相比增长了0.52g/kg,全磷增量为0.088 g/kg,全钾增量为0.951 g/kg;表层土壤速效氮增量为25.90 mg/kg,速效磷增量为1.824 mg/kg,速效钾增量为139.4 mg/kg,其他各层变化相似。(3)土壤表层全盐量降幅为0.655%,0-10cm表层pH值由1980a的8.5下降到2008a的8.1,全盐量和pH值总体变化趋势在下降。(4)土壤Ca2+含量增加了0.749mmol/kg,Mg2+含量增加了0.169mmol/kg ,Na++K+含量下降了9.52 mmol∕kg,SO42-增加了0.091 mmol∕kg, Cl-降低了1.727 mmol∕kg,土壤中HCO3-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解释为在绿洲化进程中HCO3-转化为CO32-,并与二价钙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固定于土层中。(5)Na+∕Ca2+值降低了86%,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由钠循环转变为钙循环,土壤盐分以中性盐(Na2SO4和NaCl)为主。(6)一场到四场土壤Sa值增加了1.41,表明一场土壤质量优于四场,时间进程上Sa值降低了19%,Sa值下降反映了土壤在发育进化。(7)一场到四场土壤H/F值增加了54.5%,表明一场土壤质量优于四场,H/F由1980a的1.44下降到2008a的0.90,下降了37.5%,H/F值下降表明土壤在进化。(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人工绿洲进程中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有明显增加趋势,即人工绿洲化过程可以改善荒漠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