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动句的研究一直是韩国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本论文梳理了前人在使动句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发现了一些争议性问题。首先,韩国语的形态型使动句中,派生使动句的适用环境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其次,句法型使动句中,对于不能‘(?)’结合的动词的研究已有一段研究历史,研究的成果并没有应用到实际的教育现场,特别是对外韩语教育,给学习者造成很大的负担。还有,词汇型使动句中,教材中收录的单词只有‘(?)’,对于同为使动词的‘(?)’等词汇的处理上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第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研究了使动的内涵,研究了各种使动句的成立条件。理论基础方面,我们采取语言类型学中的生命度和控制度理论,着重研究使动句的致使者和被致使者这两个语义参项的作用。第二,对形态型、句法型、词汇型使动句再细分,并研究其特性。首先,我们根据(?)中收录的有明确标记的使动词的分布状况,总结了其音韵学特点。然后,将形态型使动句又分为由形容词、自动词派生的使动词构成的使动句和他动词派生的使动词构成的使动句,分析了两种使动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根据‘-???’使动句和格助词之间关系将句法型使动句分为主格使动句、宾格使动句和与格使动句,讨论三种使动句的句法特征。最后,我们对‘(?)’和‘(?)’进行了讨论,揭示其制约条件。第三,我们主要探讨了致使者的生命度等级和被致使者的控制度对使动句的作用和制约。并得出如下结论:韩国语的使动句中,致使者绝大多数是有生命的,致使者的生命度等级“人>动物>无生物”,被致使者的控制度则是“主格>与格>宾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