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oll样受体,作为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通过识别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活化特异的信号通路,起始细胞因子的表达。在10种已知的人类TLRs中,TLR3识别双链RNA (dsRNA),即一种在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中常见的副产物或者中间产物。树突状细胞(DC)是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衔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答病毒感染或病毒双链RNA类似物poly(I:C)时,DC能分泌IFN-p,而IFN-p又能活化DC,促进DC成熟。同时,也有研究表明TLR3通路与一些疾病进程相关,可作为潜在治疗靶点。深入研究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及机制,开发成新型小分子免疫抑制剂,将弥补治疗手段的不足。Chaeoglobosin Fex (Cha Fex)是从球毛壳菌QEN-14中分离出的一种细胞松弛素。我们前期研究发现Cha Fex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TLR4信号通路的活化,其中主要是通过阻断IκB-α的降解及JNK、ERK1/2和p38的磷酸化,来下调LPS诱导的TNF-α、IL-6和MCP-1的表达水平。然而,Cha Fex对其他种类的抗原递呈细胞的功能与活化状态是否也有类似的作用,还待进一步的确认。目的:(1)研究Cha Fex对poly(I:C)诱导活化的骨髓衍生的树突状细胞的影响;(2)探讨Cha Fex对DC的调控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前体细胞中诱导树突状细胞作为研究对象。CCK-8分析法检测Cha Fex对DC活力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Cha Fex对DC凋亡的影响。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DC分泌IFN-β的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靶基因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标志。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DC对右旋糖酐和罗丹明标记的poly(I:C)的吞噬能力。最后,利用western blot分析Cha Fex对TLR3下游的IRF-3、NF-κB和MAPK信号通路活化情况的影响。结果:在TLR3配体poly(I:C)活化的DC中,Cha Fex可以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降低IFN-p的表达,相关炎性因子(如IP-10,IL-6,IL-12,TNF-α和MCP-1)的表达也有所下调;抑制DC吞噬抗原的能力,下调表面标志(包括CD40、CD80、CD86和MHC Ⅱ)的表达,进而抑制其成熟。Cha Fex处理后,DC活化T淋巴细胞的能力显著下降。在进一步探寻相关调控机制时发现,Cha Fex并不影响DC对poly(I:C)的内吞,但可抑制IκB-α、IRF-3、p38和JNK的磷酸化水平,而对ERK1/2没有影响。结论:Cha Fex这种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抑制poly(I:C)活化的DC的成熟和功能,通过调控TLR3通路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这提示我们Cha Fex可能会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