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汇储备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外汇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001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年均超过60%的速度激增,截至2005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7000亿美元。飞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提高我国国际清偿力、降低外汇改革风险的同时,也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了巨大的不容忽视的冲击。深究这一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则会发现其与我国国际储备的持续增长趋势密切相关,也就是说,我国外汇储备在未来能否持续增长直接决定了这一问题的变化和可能的解决措施。本文试图从外汇储备供给即外汇储备来源可持续性的角度对我国中短期外汇储备变动趋势做出预测,探索解决现存问题的途径。 我国的特殊国情(银行结售汇制度、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发育不完善)决定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形成基本上由外汇储备供给即外汇储备来源决定,即在相当程度上我国外汇储备可持续问题等同于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的可持续问题。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国际收支顺差,因此可以通过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可持续性的研究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的可持续性。为了避免根据报表事后计算数据相互叠加、相互抵消和与经济活动联系薄弱的问题,本文从国际收支各具体项目出发,站在各个项目体现的经济活动的角度,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可持续性进行研究;通过区分我国国际收支中的可持续项和不可持续项,对我国外汇储备进行分析,预测未来中短期我国外汇储备的走势;并根据分析和预测,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以外汇储备来源的可持续性为主线,全文共分三部分,引言部分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研究我国外汇储备来源可持续性的必要性;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经常账户各具体项目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对我国经常账户顺差及其各具体项目差额的可持续性做出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各具体项目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分析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及其各具体项目差额的可持续性;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