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提升常温常压下电催化合成氨效率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是目前为止世界上需求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其在农业、医药、军工、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哈伯法合成氨深刻地改变着这个世界,现在全球约有48%的人口是由哈伯法合成氨技术增产的粮食养活着。活性氮是细胞DNA、RNA的重要组成部分,某些重要的营养物如多肽、氨基酸、维生素也可以被人工大量地改性合成出来。随着哈伯法合成氨的发展,硝酸铵、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含氮炸药等被大批量合成用于国防及基础设施的建设,许多以前昂贵或稀有化合物如合成纤维、合成树脂、染料等也可以被大量生产。氨还是一种清洁的非碳基新能源液体燃料,它可以高效的储存氢能,其体积能量密度是液氢的1.5倍。其液态的形式也有助于其通过油罐或管道进行大批量的运输。哈伯法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反应条件,其依赖的化石原料在逐渐枯竭,而且还伴随着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用电化学方法合成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式,其不需要高温高压,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且设备制造简单,不需要较高的基础设施。其可以方便地与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储氢系统的大面积网格化分布,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氮气是一种非极性惰性气体,且在水中溶解性极低。在负电位下氮气还原还面临着析氢反应的竞争问题,导致其法拉第效率很低。单纯地从催化剂角度入手去解决以上问题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本论文从多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新颖的解决思路与实施策略,并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提升氨产量和法拉第效率的有效手段,具体研究如下:(1)首次仿生于水蜘蛛腹部的疏水性毛发,我们在电极上构建仿生亲气-亲水异质结。将亲水的碳球与疏水的超细多孔Bi5O7I纳米管结合,有效地构筑了稳定的气液固三相界面,提高了催化剂附近的氮气溶解度,提高了氨产量与法拉第效率。首次仿生于血蓝蛋白运载氧气的行为,我们将亲气的超细多孔Bi5O7I纳米管添加进电解液当中,悬浮在电解液中的超细多孔Bi5O7I纳米管提高了氮气的传输速率,且起到了助催化剂的作用。理论计算结果显示以side-on方式进行酶催化反应路径具有较低的反应能垒。本章节从电极、电解液出发为提高氨产率和法拉第效率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2)首次仿生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我们研究了H型电解池中的膜离子通量与法拉第效率的关系。在以平板电容器为基础物理模型的条件下,电解质的介电常数和电极表面的电场强度的函数关系被推导出来。通过研究氢离子传导速率与法拉第效率的关系,我们得出了理想状态下用于析氢反应的氢离子传导速率与法拉第效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其与实验值高度匹配。用快速升温与快速淬火的方法合成了负载于硅纳米线上的FeAg纳米团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增强的FeAg纳米团簇具有较高的活性,其测试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性。理论计算结果显示FeAg纳米团簇中Fe原子之间的距离越近与其对于氮气分子的吸附能力越强。有我们开辟了通过调控氢离子传导速率而可以连续的调节法拉第效率的新策略,该策略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方便地用于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催化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氮还原反应开辟了一片新天地。(3)电催化合成氨的效率不仅受制于氮还原的催化活性,还受到阳极析氧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利用低温溶解纤维素技术,将棉花在低温下溶解。之后在溶解的纤维素中加入铁盐和镍盐,并进行水热反应、冷冻干燥与二次煅烧,最后成功制得了负载于网状碳材料的Fe5Ni4S8催化剂。该催化剂其具有较低的过电势和电荷转移阻抗。其活性的提高来自于Fe与Ni原子3d轨道电子的相互作用,从晶体场理论出发分析了3d电子相互作用的机制。这种不对称的d轨道组合提高了Fe原子的d带中心,降低了Ni原子的d带中心,从而提升了整体的催化活性。本章节为设计高性能的阳极析氧催化剂提供了新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与认知功能异常的神经环路失调关联性收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然而,迄今仍未能阐明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我们以突触蛋白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
会议
案例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需要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上进行,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该教学方式属于能够体现学习理念,同时又具有较强生命力的教学尝试.然而每
期刊
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了执政党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与社会功能,促进了企业治理的优化,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绩效,塑造了优秀企业形象,其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正>金银木生性强健,适应性强,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且栽培管理简便。金银木枝繁叶茂,春夏开花,花朵清香,先白后黄,秋果红色,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观花观果、耐阴园林树种之一。
通过对太行山东麓豫北构造区(安阳、鹤壁、焦作)三个矿区断层发育程度、组合特征及其对煤层赋存的控制研究,揭示了研究区瓦斯涌出和突出的一般规律:瓦斯涌出量最大值一般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