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都大学的哲学家、诗人垘原资明对“交往”作了四种分类,他划分的四种交往类型分别是:“只有一方讲话”的单向交往、“相互交谈”的双向交往、“被拒绝被阻挡”的反向交往和“思路各异”的异向交往。对照这四种交往,我们可以发现以往的教学交往研究侧重以“双向交往”单纯地代替了全部四种类型的交往。而忽视了交往教学交往方式的复杂性,在教学中的交往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的过程。佐滕学先生将教室中进行的教学称为“交响乐团”,而“双向交往”只是交往交响乐团中的一分子。以局部代替整体的研究不具有周延性,四种交往都存在的教学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学。这四种交往在现实教学中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适应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符合网络时代、读图时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自由自觉意识,让学生自由自主自觉地参与并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形成课堂的交响,实现有效交往。本研究试图从京都大学的哲学家、诗人垘原资明对“交往”作的四种分类入手,从界定概念、梳理理论为起点,以确定言说的起点,然后梳理交往与教学的关系,运用理论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分析这四种交往分类的现实优越性及其模式,从“学生”、“教师”、“教材”、“学习环境”这四个要素谈四种交往模式的运用策略。以期能从一线的实践交往经验入手,略为探求这四种交往模式在实践教学中带来的教学机智,促进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