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波动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在我国5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时快时慢,有时发展十分顺利,有时则出现始料不及的滑坡。认清我国经济中这种波动现象,把握其波动的规律性,对于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和促使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投资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实证性分析,探寻体制转轨过程中,取得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政策与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投资发挥着影响产出和收入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90年代转轨过程中投资行为和宏观波动之间的关系。根据环比增长率的升降变动来观察产出的波动,可以知道,整个90年代就是一次完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循环波动过程。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90年代以来中国投资领域的变化。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投资领域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比较显著的趋势有以下四个: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来源的多元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外资进入的加快与财政、银行资金的相对减少,这些给中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也给中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带来了新的难题。 第二部分是投资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实证性研究。首先分析了90年代以来的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认为在90年代我国依然存在着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其次,具体分析了投资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及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计算主要经济指标增长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找到了不稳定的来源,认为,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及其他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是引起波动的主要因素。 九十年代的投资行为与宏观经济波动 第三部分是改革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前两个部分的实证性研究,我们认为短期的政策调整原则是有效地控制投资规模,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则是通过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效率和改善投资结构,建立起经济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 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论文中难免有许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指正。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我的导师何敦煌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向他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同时我要感谢经济系的所有老师,你们的辛勤劳动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