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因素对群体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调动、控制和发挥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在物质因素相同的前提下,凝聚力强的部队作战英勇,物质因素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可以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军队都把如何形成凝聚力视为其自身建设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国军队的凝聚力研究也日益提上了日程。军队团体凝聚力可以促进军人的责任性行为,可以促进军人价值观的一致性,增加军人的安全感和自信程度,军队团体凝聚力应该是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但是在当今的社会里,随着我国经济的多样化和过度化,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多样化,虽然我国的军事单位一直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可是广大官兵也难免会受到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从而产生一些影响凝聚力的不良因素。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现在军人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集体观念淡薄,士兵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军队建设而言,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在给军队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影响和侵蚀官兵思想的现象,对军队的优良传统、官兵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造成了冲击,从而影响了军队凝聚力的形成;就军队内部而言,官兵成分呈现多样化趋势,基层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军队的凝聚力。有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增强军队凝聚力的相关建议:从军队自身的建设来看,塑造军队文化、提高军人素质、正确处理军人的需求问题;从军队的管理来看,拓宽民主渠道、加强对基层干部培养、树立正确的爱兵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军队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