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结构,是心理的最高层次。自我意识不仅能根据客观评价和自我实践的反馈信息形成对自己的意识,而且能够根据自我意识来控制和调整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身体自我是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体的物质属性都是通过身体自我整合到整体自我中。对身体自我的研究有利于对整体自我的探索.对心身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观幸福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生活满意感是其重要指标。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是主观幸福感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但是在自尊的重要领域-身体自尊的研究中,还缺乏对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感关系的深层次的研究。本研究包括了三个实证性研究,研究1 比较国内外关于身体自尊的测量工具,引进中文版的《身体自尊量表》,问卷调查558名北京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整体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作者在抽象和具体的层面,从认知的角度提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竞争性的中介模型,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北京青少年对自身的评价方式既有“自上而下”的方式.又有“自下而上”的方式。结果同时表明,性别和年级对各个量表交互作用不显著,性别、年级方面均有主效应。青少年男性各个量表平均得分均高于女性,但在整体自尊量表(p=0. 180) ,一般生活满意感量表(p=0. 269) 上差异不显著:在身体自尊量表上有显著差异(p=0. 000) 。年级方面,大学生的整体自尊方面得分明显高于高中生(p=0. 026) 。研究2 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比较身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实测352名青少年18项身体指标,考察实际身体指标与主观身体自尊评价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影响。通过对18项身体指标因素分析发现身体指标的主因素为肥胖因素和长度因素。研究发现,男女身体的肥胖因素与抽象身体自尊量表呈现显著负的中度相关,(男:-0. 401,女:-0. 360) 。女性身体的长度因素与整体自尊(0. 191) 、生活满意感(0. 186) 量表呈现显著低度相关;男性身体的肥胖因素与整体自尊量表呈现显著负的低度相关(-0. 205) 。在比较身体实际测量因素与主观身体评价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可以近似得出,身体的肥胖因素和抽象身体自尊评价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不太好,身体的长度因素和具体身体自尊评价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较好,其中,具体身体自尊对生活满意感的预测效果最好。研究3 从内隐方面对身体自尊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旨在获得身体自尊的认知加工机制的某些特点。根据研究的需要,利用目前心理学内隐研究常用的DMDX软件进行编程,对16名青少年内隐身体自尊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支持了部分内隐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被试正确反应时明显小于错误反应时,关注自己的相片时间明显长于他人:对身材较好者相片的内隐评价与被试的外显抽象身体自尊评价呈显著负的中度相关(-0. 66) ,对自己相片的内隐评价与外显生活满意感评价呈显著负的中度相关(-0. 50) ;对不同相片内隐评价得分的差值与一些外显的量表得分显著相关。与别人的相片相比,个人更喜欢自己的相片,对自己相片的喜爱程度与对自己的内隐评价呈显著高度相关(0. 83) 。所有实验结果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均为P<0. 05。分析认为,相对于他人的信息而言,个体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反应时要长,加工程度要深。推测被试对自己的信息加工可能是在接受层次,对他人的信息加工可能是在评价层次,接受可能是比评价更深层次的加工。